1000点大逆转!人民币空头"爆仓",换10万美元当天&quo( 八 )

贬值压力和政策空间

 

此前,中信证券的老师认为:

 

逆周期因子的引入是对人民币中间价更为主动的调控方式。在人民币经历了长期的低位运行后,人民银行在于2017年5月引入逆周期因子这一价格型调控方式,逆周期因子的形成机制并未公开,央行通过主动调节逆周期因子能实现直接干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的形成。可以看到,自引入逆周期因子后,人民币兑美元开启了长达半年的升值通道,其主动调控效果较为显著。远期售汇业务政策调整后人民币汇率回涨不仅仅在于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上调,更在于传递出稳定汇率的信号。

 

中信证券的老师认为:7是关键点位,“破7”可能引发心理价位变动后的持续贬值预期。

 

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国内宽松货币政策环境、美联储持续的渐进式加息,以及中美经济基本面差异的共同影响下,人民币的适当贬值在市场的预期之中。但人民币本轮贬值始于6.3,持续贬值过程中市场预期的关口被依次突破,且贬值速度不断加快,预期在屡次形成与打破之后自然锚定到前期贬值低点——2017年初的6.9526,“7”这一心理价位底线成为本来贬值的最大阻力位。一旦完成“破7”,市场预期将无可适从,可能进一步形成企业和居民的恐慌性换汇,加速人民币的进一步贬值。当下,管控和引导好市场预期十分关键,一旦预期失控,将大大挤压央行的政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