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规定
1.0目的
创造文明有序的工作环境,实现安全生产,提高劳动效率,减少浪费 。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场所 。
3.0职责
3.1运营管理部:负责6S标准的制订与检查;
3.2各部门:负责6S标准本部门的贯彻 。
4.0定义
4.1整理:
将办公场所和工作现场中的物品清楚的区分为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对必需品进行妥善保管,对非必需品封存仓库或其它方式进行处理 。
【如何做好6S管理】4.2整顿:
将必需品依据所规定的定位、定量的存放方式摆放整齐,并明确地对其予以标识,使寻找的时间减少为最低 。
4.3清扫:
将办公场所和现场的工作环境打扫干净,使其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无脏污、干净整洁的状态,并防止其污染的发生 。
4.4清洁:
将整理、整顿、清扫的实施做法进行到底,且维持其成果,并对其实施做法予以标准化、制度化 。
4.5素养:
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改善活动,培养共同的管理语言,使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进而促进全面管理水平的提升 。
4.6安全:
指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在工作状态、行为、设备及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给员工带来既安全又舒适的工作环境 。
5.06S区域的划分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区域的6S管理,并制订详细的分工 。
6.06S标准要求
6.1公共条款
6.1.1打扫卫生不得占用上班时间;
6.1.2生产车间、仓库、会议室、技术部办公室、财务部无人时要随时锁门;
6.1.3上班期间工作区域不准晾晒衣物;
6.1.4离开工作位置时办公椅要复位(推至办公桌下);
6.1.5办公桌面可以摆放的物品:
1)电脑、电话、笔筒;
2)文件架(框)内可放置(文件夹、笔记本);
3)水杯、台历;
4)正在使用的其他资料;
6.1.6墙壁张贴和悬挂物应牢固、整洁,订制或打印的标语、标识应统一格式,标有公司VI标识;
6.1.7地面不得有纸屑、料头等杂物;
6.1.8工作时间不得吃零食;
6.1.9工作时间不得玩游戏、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
6.1.10下班后应关闭电脑和显示器;
6.1.11办公桌和抽屉内物品应摆放有序,生产和办公工具使用后应放回抽屉或工具箱内;
6.1.12下班应关闭场所内窗户;
6.1.13下班后应清理当天的垃圾;
6.1.14无人时应关闭各种用电设备,包括空调、电扇等;
6.1.15举止文明,不得随地吐痰、说脏话;
6.1.16衣着仪容基本礼仪:
A)、员工进厂需仪容整洁,按规定穿厂服;
B)、不可穿脏、破、有危害身体健康的衣服,不可穿高跟鞋、拖鞋、背心或奇装异服;
C)、男性的头发、胡须不可留得过长,不得理光头,生产车间女工的长发要扎起,不得佩戴长耳环 。
6.2生产现场
现场管理的目标:工作场所应具备“区域明显、标识分明,洁净安全” 。
6.2.1生产现场地面划线清楚,功能分区明确;
6.2.2通道宽度要求:1.0米以上,在通道上不可停留和存放任何物品;
6.2.3生产现场的所有物品按规定的区域及要求摆放,用完随时归位,现场没有无用或长久不用的物品;
6.2.4待检区不得存放检验判定过两个工作日的物料;
6.2.5来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应标识清楚数量、状态、型号与实物一致整齐摆放于托盘上,宽度不
得超出托盘,高度不得超过2米,不得落于地上;
6.2.6人员不得依靠或坐于产品上;
6.2.7生产现场的不合格品必须有清楚的标识;
6.2.8生产现场废料、余料、呆料及时清理;
6.2.9钣金工段废料槽内不得混放废纸、水瓶、棉纱、废劳保用品等;
6.2.10生产现场卫生划分区域,落实到人,每次下班生产结束后清扫一次,生产过程中随时保持其工作区
域整洁有序;
6.2.11现场使用的文件为现行有效版本,文件、记录应保管整洁完好,记录填写完整、清楚;
6.2.12严格按照工艺规程生产(检验),禁止以下情况发生:
1)无工艺、工艺路线卡操作;
2)上道工序未签字进入下道工序;
6.2.13工具箱存放的物品应与标识内容相符 。
6.3电器、设备管理
6.3.1设备须按保养计划和保养标准进行保养,并填写保养记录;
6.3.2下班前设备应清洁干净,不得有灰尘、油污,设备周边地面不得有垃圾、废料等其它杂物;
6.3.3无人使用设备时应关闭设备电源,做到人走机停;
- 如何做好班级安全教育工作
- 黑色带帽棉马甲如何搭配
- 如何做好班组人员管理
- 如何做好办公楼的物业管理工作
- 如何做好办公室来访接待工作
- 如何做好包子用干酵母做
- 库房管理方法
- 如何预防天气潮湿
- 如何做菊花粥
- 如何做决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