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的歌为什么那么好听

谢谢的你邀请~
【beyond的歌为什么那么好听】个人对beyond早期并不了解就不说了,就从《真的爱你》那时候开始说起吧 。
80年代末期正好是香港娱乐业的快速发展期,这个时期的香港和当下的大陆非常相似,经济大发展、娱乐大发展,然后出现了音乐上巨大的良莠不齐,当时香港的娱乐公司为了追求娱乐最大化和金钱最大化牺牲了无数好音乐,尤其以买日本歌重新填词成风气(比如脍炙人口的千千阙歌),这种气氛导致当时的人们对于香港乐坛的音乐品质极为失望 。
(跟现在的大陆乐坛一样一样的)
然后这个时候,1988年,beyond出现了,带着100%原创的好音乐(比如著名的《大地》)空降香港乐坛,1989年又凭着《真的爱你》直接捧走了“香港格莱美”——劲歌金曲奖 。然后1990年拿出了另一首名曲《光辉岁月》,然后1993年又写出了粤语圣歌《海阔天空》 。这种恐怖的创作能力可不是随随便便谁都有的,要不是黄家驹英年早逝,天知道beyond还能在日本写出什么名曲 。
beyond音乐的主题不仅限于当时香港乐坛烂大街的你情我爱,内容非常多元,而且积极向上(或者是犀利的批判) 。他们的歌除了旋律好听以外,编曲——受他们早期玩的重金属的影响——也不同于当时流水线产品一般平淡的情歌,更丰富多变,而且在流行为主的风格里融入很多摇滚甚至金属的元素(海阔天空里就有金属乐典型的强力和弦),这就既符合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审美,又能让那些想high一些的听众high起来,这种风格尤其能俘获年轻人的耳朵 。
beyond火的时期正好和大陆流行音乐的早期崛起时间重合,那时候的大陆人基本上除了崔健罗大佑黑豹唐朝等人以外,对于华语摇滚的接触就只有beyond了,而且beyond风格非常大众,不像前边那几个人那么凶猛或者另类,再加上旋律好听、歌词也易懂,于是立刻就在大陆掀起了轩然大波 。
以黄家驹为首的乐队成员们对于音乐的坚持态度更是非常让人敬佩,再加上英年早逝带来的某种光环(参考Nirvana,这么说可能有点刺耳但这确实是事实),beyond要是再不受欢迎可就真的没天理了
掰掰指头算,其实喜欢beyond有差不多10年的时间了,无论是以前年少轻狂还是现在的成熟稳重,自己喜欢的依旧是从来没有变过 。
在现在这个风云变化的年代,也许有人难以理解,为什么beyond会成为很多人的精神支柱,为什么对他的爱是如此的执着?我觉得那不是一般的疯狂追星的行为,而是从心底发出的感动、心智成长的引领,还有那如同醍醐灌顶一般的共鸣 。1983年就有了beyond,但是当时的成员的有一些变化,直到最后黄家强黄贯中的加入变成了比较稳定的四人组合,还有包括灵魂人物黄家驹以及叶世荣,最早在1986年的时候,他们就管制了自己的唱片,而且是自费出资,自己画海报,自己租场地,自己搞演出,当时那四个充满梦想的年轻人,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的音乐道路,于是有了他们的首张专辑,叫《再见理想》,这首专辑对于beyond是一首落寞孤独的音乐倾诉,对于驹迷完全能感受到,beyond当时在那个年代受世人冷落、不被认知的孤独处境 。
从1983年有了这个乐队的名称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创作自己的原创作品,当时黄家驹、叶世荣、陈时安参加了香港的吉他比赛,凭借两首原创音乐《大厦》和《脑部侵袭》荣获冠军,对于西方的那种摇滚乐的喜爱,他们开始在音乐风格上有一些模仿,而在这之后呢,beyond的音乐色调都是灰色的,四个有梦想的年轻人却有着灰色情怀,营造出一种微妙差别,专辑里当时已经出现未来他们会大热的作品,除了《再见理想》之外,就是这首《旧日的足迹》,以奠基它前奏的版本也是另有一番味道,这首歌也出现在beyond之后的专辑里面,可见beyond乐队对于这一作品的那一份钟爱 。
在1986年的时候,beyond自己出资在建明道高山剧场开了一场演出,果然就被被伯乐看重,当时的陈健添是宝丽金唱片公司的一位经纪人,看了beyond的演出之后马上就跟他们签约,beyond成员之间的关系那个时候还不是太稳定,期间的刘志远以键盘手跟吉他手的双重身份加入beyond,成为beyond历史上唯一的第五位成员,一个队有三个吉他手,编曲的必定就是会更加的华丽,的确是,那么在他们的1987年的《阿拉伯跳舞女郎》这张专辑的编曲就十分的精彩,唱片里有一首歌曲,叫《无声的告别》,歌词让人拍案叫绝,在2003年的时候,beyond20周年的演唱会上,叶世荣重新演唱了这首歌,让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