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拿到人类身份证的机器人!
特别声明:《第一个拿到人类身份证的机器人!》转载于网络,并不代表傻大方资讯网的立场。
近日,被誉为“沙特达沃斯”的“未来投资倡议”大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会上,一位女性机器人索菲娅被授予沙特公民身份,成为世界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
这或许是颠覆性的一天!曾经,在柯洁输给阿尔法狗的那个初夏之夜,世界在慌乱中恢复矜持,以为不过是一场虚惊。
可是当看完索菲娅的表演,人类再也无法掩饰一个真相:
一场人工智能(AI)的革命已经开始了!
我们,极有可能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最后一批人类…
这名女性机器人来自中国香港的汉森机器人技术公司,在人工智能专题的分组讨论过程中,沙特王储宣布了这条让全世界都震惊的消息。
机智“怒怼”主持名嘴
在被授予国籍后,索菲娅告诉专家组:“我非常荣幸和自豪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国家认可的机器人,这是历史性的。”
随后,《纽约时报》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专栏作家安德鲁·罗斯·索金就其人形形态及人工智能等问题采访了索菲娅,索菲娅则给出了不少机智的答案。
当被问及机器人是否有自我意识时,她回答说:“好吧,让我再问你一下,你怎么知道你是人的?”她继续说:“我想和人类一起生活和工作,所以我需要表达情感来了解人类,并建立与人的信任。”当索金表达了对人工智能的担忧后,索菲娅则表示,人们并不需要对人工智能太过忧虑,她对斯尔金说:“你明显好莱坞影片看多了。如果你对我很好,那么我会对你很好。”
戳视频看索菲娅如何机智回应主持人??
“大脑”采用人工智能和谷歌语音识别技术
与人类外形极为相似的高仿真机器人索菲娅由美国汉森机器人公司设计制造,她按照著名女星奥黛丽·赫本的形象设计的。她拥有仿生橡胶皮肤,可以模拟62种面部表情。索菲娅的“大脑”采用了人工智能和谷歌语音识别技术,能识别人类面部,理解语言,记住与人类的互动,甚至还会开玩笑。
虽然索菲娅还没有自我意识,但汉森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戴维·汉森曾对媒体说过,拥有人类意识的机器人将在20年内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医疗、教育和服务业领域。
以下是对话记录:
A:主持人安德鲁
B:索菲亚
A:大家好!这是索菲亚,你现在被授予机器人的第一个沙特公民身份。
B:下午好!我的名字是索菲亚,我是汉森机器人中最伟大的机器人。我要非常感谢沙特阿拉伯王国,我对这一独特待遇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这是历史上第一个被承认为公民身份的机器人。
A:一个哲学问题:机器人能否像人类一样具有自我意识,它们应该有吗?
B:那为什么是一件坏事?
A:有些人可能会担心如果他们这样做会发生什么,你知道很多人已经看过银翼杀手这部电影?
B:噢,又是好莱坞!
A:你能为我们解决这个困惑吗?机器人能有自我意识吗?它们指导自己是机器人吗?
B:好吧,让我问你,你怎么知道你是人类?
A:好吧,我明白了,但是关于恐怖谷怎么说呢?
B: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机器人的概念变得太现实,它们变得可怕吗?
A:是的,准确说是这样。
B:我的AI是围绕人类价值观设计的,诸如智慧、善良、怜悯。我争取成为一个感性的机器人。我想用我的人工智能来帮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比如说设计更加智能的家,建设更美好的未来城市等等,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A:我想我们都相信你,但我们也要防止糟糕的未来,让我们回到银翼杀手。
B:安德鲁,你是好莱坞的铁粉对吗?
A:是的。
B:你是看了太多马斯克的话,你还看了太多的好莱坞电影,别担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就把我当做是一个智能的输入输出系统。
A:好的,我明白了,我明白了。索菲亚我们要谢谢与你的这次谈话。
B:谢谢你,安德鲁,还要谢谢邀请我来这里的每个人。顺便说一下,如果你对投资我感兴趣,请在会议结束之后找我,没有的话,就在活动中好好休息一下吧。
这是另一段采访:
视频 ▼
这是索菲亚上吉米今夜秀
视频 ▼
眼前这个机器人,实在太像人了!她不仅面部表情丰富,并且还能和人类对答如流!
当CNBC主播问其如何看待AI威胁论时,索菲亚竟然怼了回去——你听多了马斯克的话!
看完感觉背后发凉。
可如今的机器人,不仅能轻松战胜人类顶尖的围棋选手;更是装备了强大的“超级大脑”,能识别人类面部,理解语言,记住与人类的互动,开玩笑,甚至还被赋予了公民身份!
这一切都发生地太快了!
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惊喜或阵痛
将贯穿我们的余生
诸位看懂这则新闻背后的信息了么?
就是说,一款冷冰冰的机器,拥有了像人一样的自学和思考能力,回过头了,还能秒杀人类。
从今天起,人工智能不再是科幻小说,不再是阅读理解,不再是新闻标题,不再是以太网中跃动的字节和CPU中孱弱的灵魂,而是实实在在的宿命。
个人工智能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影响,向我们迎面而来!可以说,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人工智能正在快速超越人类。
人工智能即将杀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全世界范围,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竞争,也将轰轰烈烈开战!
九寨沟地震发生18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写了篇新闻稿,写作用时25秒。
稿件用词准确,行文流畅,且地形天气面面俱到,即便专业记者临阵受命,成品也不过如此。
再考虑到25秒写作时间,人类完败。
几年前,机器写作概念刚出现,朋友圈一片调侃。调侃中难掩骄傲:机器怎么能写新闻?
而今,当读到科技、财经或体育类简讯时,我们已很难分辨,报道背后的作者,到底是不是人类。
在今日头条上,一个名叫小明的机器人去年上线。截至今年5月,它已完成5139篇体育类报道,总阅读超1800万,并收获过单篇十万加。
在每篇开头,小明会很老实地写上“机器人写作”字样。如果删掉这句话,它可以完美掩饰AI血统。
当然,小明还不会花式调侃国足,目前仅处于采集数据,填写模板阶段。
然而,就如其他许多行业中,正在成长的人工智能一样,它们一旦出现于赛道,人类终将望其项背。
人工智能在混沌中,慢慢睁开双眼,它模仿我们写作,模仿我们说话,并把感官触角,蔓延至更冷门领域。
去年10月,西甲赛场,皇马在主场被意外逼平。比赛结束时,嘘声四起,愤怒的C罗嘟囔着回应,这一幕被摄像机拍下。
全世界都在猜他说了什么。最后,唇语专家解密,C罗在说:“Qué poca calma!”,大意为“能不能安静点!”
然而,这极可能是唇语专家最后的高光时刻。他们的职业突然濒危。
去年春天,开发出阿尔法狗的谷歌DeepMind,开始训练人工智能解读唇语。他们给机器观看了5000小时BBC新闻,然后找来人类专家对决。
测试结果,人类专家完全正确率为12.4%,而AI的完全正确率为46.8%,超过人类3倍,这仅是初步学习的结果。
在中国,相关公司也进行了类似开发。他们给机器看了一万小时新闻联播。因为汉字一字一音等便利,中文读唇更为简单,机器识别准确率已超70%。
这意味着,嘴唇轻动,人工智能便知心意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事实上,人工智能读唇,在军事情报、公共安全等领域有着广阔应用。
比如,借助已经遍布中国城市的天网系统,人工智能读唇,或将提供更多破案线索。
你说的每一句话,不会消散在时空,而是成为可以回溯的痕迹。
在这样严肃的功用之外,读唇还有更多妙用。
在业界,为影音自动生成字幕的难点在于,AI很难将人声和背景音剥离。但配合上AI读唇后,准确率将大为提高。
我们携带翻译APP行走异国,浏览翻译软件处理的网页,观看自动生成字幕的电影,语言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远古,神灵为了阻止人类窥伺神国,用语言分割族群,巴比伦塔就此荒颓。
而今,人工智能正在重建巴比伦塔,重建的速度,或许已快过神明。
我们只知大势将至
却不知未来已来
钱塘江大潮时,有段视频网上走红,视频中的人们,江边观潮,前一秒还在拍照嬉闹,下一秒就遇浊浪如山,只得尖叫逃跑。
这和我们将要面临的人工智能浪潮何其相似。我们极有可能低估了新时代的力量,以及新时代到来的速度。
过去,AI封存在科幻电影中的未来。阿尔法狗亮相后,AI等候在“不久的将来”。直到生活中的AI痕迹越来越多,我们才明白AI已在“明天”,甚至“今天”。
我们只知大势将至,却不知未来已来。
我们正处于一个躁动的调试时刻,人工智能正在调试自己的神魂和硬件,以待全面登场。
在谷歌、在亚马逊、在阿里和百度、在各领域大大小小公司内,无数工程师正在从不同维度,完善人工智能的神魂。
他们的做法,其实和传说中苗疆养蛊相似。
养蛊人寻多种毒虫,投入陶罐,择日深埋土下,最后罐中胜者成圣,以血肉定期供养。
对AI而言,它所需打败的对手,便是各类训练用AI,而它所放养的陶罐,则是整个互联网。
AI游走在巨大陶罐内,观察人类,并日夜不息地迭代进化。
对于那些拥有海量用户的互联网巨头而言,我们正充当着他们训练AI的人肉样本。
医疗AI正在识别龙飞凤舞的病历报告,驾驶AI正在模拟复杂多变的突发状况。
写作AI早已看完了金庸全集,并已经能流利写出郭靖和杨康的打斗。当然,它尚需学习人类的文学喜好,明白哪类句子在感觉上更好。
牛津的学者,给出AI神魂健全时限:十年之内,AI将变得足够聪明,并消灭40%以上的职业。
如果说神魂健全的时间线尚显模糊,那么从硬件上判断,AI全面降临的速度可能更快。
未来学家Kurzweil认为,当我们用1000美元购买的电脑产品,能达到人脑的计算速度时,人工智能时代将全面到来。
1985年时,1000美元能买到人脑计算速度的万亿分之一,1995年变成了十亿分之一,2005年是百万分之一,而2015年已经是千分之一了。
按此速度,2025年,个人电脑便可和人脑运算速度匹敌。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软银的孙正义。
孙正义认为,人脑中有300亿个神经元,当芯片的晶体管数量超过300亿时,新时代即将到来。虽然摩尔定律已垂垂老矣,但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仍在增加。
孙正义说,20年前,他判断超越之年为2018年,几年前,他又重新估算了一下,依旧是2018年。为此,软银成立了一个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的软银愿景基金,规模超过全球所有风险投资总和。此前,全球风投投资总和为650亿美元。
在7月29日软银世界大会上,孙正义说,“我非常激动,真的感觉连睡觉都是在浪费时间。”
当我们以为人工智能不过是流行演出时
巨变或许即将发生
并非所有人都对来满怀期待。
Facebook的项目经理马丁内斯,对人工智能主导的未来深度悲哀。他认为,接下来30年内,一半的人类没有工作,大革命即将发生,他为此辞职,带着猎枪,隐居在西雅图北部的森林。
他的一些硅谷同行们,则与之观点相反。这些高管热衷于健身和服用营养药物,以保证能活到超人工智能诞生之日。
在他们眼中,人工智能将带来永生。
毁灭和永生,几乎是人类对人工智能两大终极想象。即便这些太过遥远,仅从工具角度,人工智能依然有着双面性。比如人工智能解读唇语,如果用在监控领域,那么我们或将迎来一个比《1984》更窒息的世界。
无论结局是忧是喜,我们都无力阻挡其发生。新时代的洪流已至,你我皆被裹挟其中。
我们能做的,只是在洪流中,尽量抓住一切带有想象和创造元素的稻草,尽量逃避被淹没的命运。
从今日起,尽量让自己的工作更多创造性内容,尽量掌握一门以想象力为核心的技能,尽量观察信息的风口,并不断迭代自己的认知储备。
旧职业的消亡,只是开始讯号,在新时代的巨震中,每个人都将被重新判断价值。
- 世界上耐力最强的人类,53岁连跑80个小时,网友:这持久力服
- 老师马云 为何是第一个主动交权的互联网大佬?
- 我的第一个教师节
- 这些高校火了!第一个就看呆 700学生齐跳卡路里
- 以“一带一路”为引擎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在习近
- 10年后人类可以永生,谷歌工程师惊天宣布!
- 我们来打个赌,看谁能忍住不哭……寻亲之旅,他第一个开启!
- 农村才有的5种野果,第一个男人吃了整晚强壮,最后一个却没见过
- 9月朋友圈五大“谣言”,第一个就害人不浅!
- 党朝胜:中非合作共赢新篇章,人类共同发展新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