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冬季室内通风误区知多少?
点击上方“科普孟津” 可以订阅哦!
转自 山西科普(ID:sxkpwx)
误区一:嫌冷不开窗正确做法:再冷也要开
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小时要呼出22升二氧化碳,如果通风不良,这些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就会集聚在室内。开窗通风可以使人获得较多的"空气维生素",也就是负离子,能增加人的寿命。开窗次数并非越多越好,一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基本就能够维持室内空气的新鲜了。
误区二:一早一晚开窗正确做法:上午10:00至下午3:00开窗最佳
很多人习惯早晨上班前开窗和晚上回来开窗,据研究测试,城市里两个空气污染高峰一般在日出前后和傍晚,此时是最不宜开窗的时间。而两个相对的空气清洁时段是上午10时和下午3时前后,建议大家在此时间段多开窗。
误区三:厨房炒菜时才开窗正确做法:只要用炉灶就要开窗
现在几乎每家都用油烟机,但有些朋友只在炒菜时用油烟机和开窗,而在烧水炖汤时却不用油烟机、也不去开窗。其实即使仅仅是烧水,燃气的废气也很容易在厨房聚集并扩散到客厅和卧房。因此在使用燃气时,无论烹饪什么都要开窗或用油烟机。
误区四:冬季睡觉时不能开窗正确做法:冬季睡觉时窗户可适当开条缝
冬天睡觉时,很多人总喜欢关门闭窗,以免受寒着凉。实际上,冬季睡觉时窗户尽量开条缝,但要避免对流风,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身上。生病或遇到大风、大雨时不宜开窗。
误区五:雾霾天不能开窗
正确做法:雾霾天需要定时开窗
遇到雾霾非常严重的时间,需减少开窗时间。最好在有纱窗的情况下,窗户开小一点,并使用加湿器、湿化喷雾,或在暖气上放一盆水,以增加空气湿度,让灰尘和微生物都沉下去。
误区六:有空气净化器就够了正确做法:自然通风才是王道
目前,市面上一般的空气净化器只能除尘、除油烟和异味,稍微好一点的能够杀灭细菌和病毒。然而,长时间在封闭空间使用空气净化器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当空气质量好转,就没必要长时间开启空气净化器,应以自然通风为最优选择。
长按二维码关注科普孟津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由“科普孟津”微信整理发布,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觉得不错,请点赞↓↓↓
- 冬季便秘没啥可怕,多吃4种食物即可!
- 冬季寒冷降临,准妈妈要注意饮食以及生病
- 冬季想提高免疫力少得病?方法很简单,却常被忽视
- 这道菜是冬季特色美食,能美容养颜补血活血,蘸上酱汁吃特别香
- 冬季水仙该怎么养护?出现“哑花”又是什么原因呢?
- 玩中学·亲子时光 | 冬季美食专栏
- 恍然大悟!冬季买房原来还有这么多好处
- 室内没有一点光照也能生长旺盛的12种植物,超级耐阴的盆栽绿
- 护肤美颜还防黑斑病,北方人冬季必吃它!
- 这周六继续约茶,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季中品出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