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这些东西要教给孩子知道!

九九重阳节,这些东西要教给孩子知道!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明天就是重阳节了,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因 “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因此,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九九重阳节,这些东西要教给孩子知道!

在重阳佳节到来之时,快乐星猫先祝所有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心情愉快,健康长寿!

这个认识传统、尊敬老人的节日里,也是教小朋友了解传统习俗,教导孩子要孝顺的好时机哦~

重阳节习俗

1登高

九九重阳节,这些东西要教给孩子知道!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2祭祖

九九重阳节,这些东西要教给孩子知道!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这一天,广东人称“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

3敬老

九九重阳节,这些东西要教给孩子知道!

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人们要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晒秋

九九重阳节,这些东西要教给孩子知道!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

5赏菊

九九重阳节,这些东西要教给孩子知道!

重阳日,历来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6佩茱萸

九九重阳节,这些东西要教给孩子知道!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重阳节,教孩子关爱老人

一直以来,经常是长辈们围着孩子团团转。重阳节这天,让孩子做一天“小拐杖”,为爷爷奶奶“鞍前马后”地跑一跑吧!

与老人同住的家庭,爸爸妈妈可以在下班之后选好老人喜欢吃的菜、点心、水果,让孩子帮忙,一起为老人做一顿美味佳肴。也可以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与孩子一起商量如何庆贺,选礼物,蛋糕......与老人相距较远的家庭,爸爸妈妈可以在与老人通电话、视频时,引导孩子一起送上节日祝福。

九九重阳节,这些东西要教给孩子知道!

"敬老"小tips

吃饭时,帮长辈放碗筷。饭后,帮助妈妈收拾碗筷。

睡前向长辈们道“晚安”。

早晨,问候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为爷爷奶奶捶捶背,捶捶腿。

美食美味请长辈先品尝。

外出时,问候遇到的长辈。

乘车时,给长辈让座。

给孩子讲述古代先贤的故事

尊老敬老,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时就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善孝为先”的名言,现代也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俗语。很多古代先贤尊敬老人,孝顺父母的故事被世人铭记称赞,流传至今。

1张良納履九九重阳节,这些东西要教给孩子知道!

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有一位青年叫张良。一日,他在一座小桥边上散步。有一位老爷爷坐在桥边,见他过来,故意让鞋掉到了桥底下。老爷爷对张良说:“小伙子,帮我把鞋捡起来”。张良不假思索的下桥捡了回来,老爷爷又说:“给我穿上”。张良恭恭敬敬的给老爷爷穿上了。老爷爷见张良尊敬老人,是个好人,后来便传授了他失传以久的兵书《太公兵法》。张良通过学习成为很有才能的人,最后帮助刘邦建立了汉朝,在官拜大司马之后,归隐山林。

2子路借米九九重阳节,这些东西要教给孩子知道!
子路是孔子看重的学生,以勇敢闻名。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培养孩子尊老、孝顺的好品质,除了节日之外,爸爸妈妈们平时也要应以身作则,当好孩子们的好榜样!爸爸妈妈们在与老人(自己父母、公婆、岳父母和其他老人)相处中,态度应谦逊、彬彬有礼、关心照顾、体贴入微,如在家给老人端茶送水,在公共场合,给老人让座让道。父母的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中。

九九重阳节,这些东西要教给孩子知道!

(文章综合整理自网络素材)

九九重阳节,这些东西要教给孩子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