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醒父母】 你去父母那充电,你的父母去哪充电?

【警醒父母】 你去父母那充电,你的父母去哪充电?

一天,跟一位长辈闲聊,说起暑假期间上班族们都把孩子送回父母家,自己过一段快活的“单身”日子;有条件的话,自己也要找时间回家放松一下,吃喝父母的,吃不了还拿着走……我开玩笑说:“我们都需要时不时回父母家充电,才能再出发。”

对方笑盈盈地问了我一句:“那你们的父母上哪儿充电呢?”

听了这话,我先是一怔,然后一股悲伤的情绪无声地蔓延开来。

我试图找到自己给父母“充电”的瞬间,但是没有,从脑中闪过的画面都是:我回到家,捧着手机瘫在沙发上,让我妈给我做各种我想吃的;每次回家或者他们来我的小家,都会用一大堆城市里买不到的山货把我的冰箱塞得满满当当;而当我们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们会放下手里的事,不管多远,前来应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联想到我的婆婆,一生省吃俭用,为儿女成家筹谋打算。很少娱乐时间,离开工作岗位之后,不是去八九十岁的父母膝下尽孝,就是穿梭于三个子女的家中,为大家看顾、接送孩子,料理家务,忙个不停。虽然子女们还算孝顺,在物质和健康方面都尽力照顾,但毕竟人到中年,要拼事业又要管孩子,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体贴她,有时候,还很难免被“嫌”唠叨、顽固什么的。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回想了一下,婆婆也是无处充电吧?

【警醒父母】 你去父母那充电,你的父母去哪充电?

都说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压力山大,上有老下有小,前有理想后有贷款。但我们没有想过,无论我们三十岁还是四十岁甚至年纪更大,在遇到难事的时候,父母永远是我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很多甚至还是整个家庭的经济顶梁柱;而他们在供给我们电力,让我们满血复活地重回生活的战场之后,会用什么样的方式给自己加油鼓劲呢?我们不得而知。

作为一个曾经不够体谅家里老人的媳妇和女儿,自构思这篇文章开始已有所转变,也希望同所有为人子女、晚辈的年轻人们共同探讨和反思——我们是否把父母作为求助的第一选项,却将他们排在理解关心的最后几位?这着实太不公平了,即使作为父母他们毫无怨言。

在陪伴老人们的过程中我们都能知道,他们的物欲已经很低,对子女的要求几乎没有,只祈望我们平安顺遂。所以,我们不要再只拿钱物来表孝心了,把更多的耐心留给他们,听听他们的烦恼和郁闷,肯定他们的价值,偶尔也给他们充充电。

【警醒父母】 你去父母那充电,你的父母去哪充电?

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见者,亲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在时,要多多尽心,不要等再也尽不上心才醒悟悔恨,这个道理,古来圣贤早已告诉过我们,我们只需谨记,并付诸行动。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祝愿天下的父母长辈,祝愿所有的老人身体健康,有贴心的家人,度过舒心的晚年!

Vincent有话说:

都说做了父母,就更加懂得自己父母的艰辛不易,更加理解自己小时候父母的良苦用心,更会去孝敬父母。

但是,谦妈说的事实好像并非个例——很多年轻父母,也许是工作和家庭双重压力的关系,并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照顾父母,反而是老人家不亦乐乎地来照顾子女和孙儿;而不少年轻父母不顾老人家所受教育和成长环境,对他们要求颇高,也缺乏耐心,甚至忘了他们是放弃自己的退休生活来做义工的。

谦妈似乎想用“充电”来比喻获得爱的力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需要充电。我也想提醒他们:电源不止有可爱的孙儿、孝顺的儿女,还可以有老伴的扶持、老友的小聚、街坊邻居的共同活动、兴趣爱好的参与等等。

任劳任怨是好事,但身体健康、心情愉悦,才会让儿女更放心、全家更舒心!

倡议书

我们倡导父母“与孩子一同成长”。记录、整理您的育儿经历写成文字并用语音录下来(其他就交给我们),不仅能够总结您与孩子一同成长的过程,还能找到更好的“与孩子一同成长”的方法,顺便也能促进其他父母与孩子一同成长。

欢迎家长们的原创投稿,可以是跟孩子的故事,也可以是感悟(投稿可在下方留言联系方式)。

如果您对文章(播报)有所感,请点击上方蓝色文字,订阅我们的公众号,每天获取原创育儿精品。

福睿宝贝早教

福睿宝贝早教品牌(Free Baby),包括父母课堂、综合课程、音乐课程、感觉统合课程、艺术小匠人等五大课程体系,针对0—6岁的宝宝们进行分龄教育、因材施教。电话咨询请拨打:0591一88280306

【警醒父母】 你去父母那充电,你的父母去哪充电?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福睿宝贝早教(福州)中心

位于福州晋安区福新中路90号

家乐福购物中心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