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平均身高不足1.6米的日本兵对国军为什么能以一抵五?

《抗战中平均身高不足1.6米的日本兵对国军为什么能以一抵五?》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傻大方资讯 http:///

正文开始:

国人素以“小日本”称呼日本人,主观原因固然在于侵华日军曾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民族灾难,客观原因则是侵华日军身高普遍低于1.6米。

历史数据统计,侵华日军身高多在1.56~1.60米,抗日战争后期甚至低于1.5米,一个“小”字可谓道出了日军士兵体格上的一大特征。

然而纵观14年抗战,身高“严重不足”的日军,战斗力却数倍于中国军队。

淞沪会战,日军参战人数30万,国军80万,国军败;

太原会战,日军参战人数14万,国军58万,国军败;

徐州会战,日军参战人数24万,国军60万,国军败;

武汉会战,日军参战人数30万,国军110万,国军败……

1941年5月的中条山战役,也称作晋南会战。这场战役,国军伤亡近8万人,日军伤亡仅3千人,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晋南会战是“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台儿庄战役)

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中华民族几乎被逼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直到1938年3月至4月间,29万国军才在李宗仁的指挥下,面对5万日军的疯狂进攻,以5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毙伤日军2万余人,在台儿庄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史称“台儿庄大捷”。

此后,正面战场的形势悄然发生变化,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豫南会战等战役,国军接二连三地取得胜利。经过胜败对比和战例研究,国民党高级将领们逐渐认识到,三倍于日军时,国军才能勉强守住阵地;五倍于日军时,才能对日军发动攻击;想要围歼日军,则需十倍以上的兵力。这就意味着,五倍于日军的国军,才能与日军打个平手。换言之,日军面对中国军队时能够以一抵五。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薛岳指挥30万国军,试图围攻12万日军,遭到陈诚的强烈反对,原因就在于国军人数不到日军三倍。在陈诚看来,30万国军只够勉强固守长沙,远未达到五倍于日军的“底线”。

可见,日军的战斗力绝非当下某些抗日“神剧”描述得那般不堪一击,相反,日军战斗力极强,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就曾明确指出,日本的军力在东方是一等的;李宗仁也曾说,日军战斗力之强,举世罕见。

(在进行体检的日本兵,虽然矮小但很强壮)

那么,身材矮小的日军是如何做到以一抵五的呢?

原因1:官兵作战素养高傻大方资讯 http:///

军事训练是战争的预演,日军军事训练极为严苛,使官兵作战素养保持较高水平。日军军事训练不仅严苛,而且训练课目覆盖面大、训练层次较为科学,基层军官通过各兵种专业课程训练以及后期各类技术兵种军官学校再教育,保持高水平、高质量,士兵则依照《步兵操典》的训练细则,学习适合战场发挥的实用的战斗技巧。

相比之下,中国军队训练体系不完整、训练方法不科学、训练经费欠缺、训练装备差等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此外军官教育层次低,诸多因素严重影响了军队战斗力的提升。

原因2:武器装备更精良傻大方资讯 http:///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武器装备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远远好于国军。

当时,国军装备最为精锐的是德械师,全副德式装备,后期得到美国援助,部分军队实现全副美械装备,其军备质量与日军基本相当。但是在数量方面则明显不足,例如日军一个常设师团与德械装备的国民党精锐陆军第88师相比,步枪数量是国军的1.6倍多,轻重机枪是国军的2倍多,野战重炮是国军的4倍多。此外,日军还有海军和空军的支持,能够对国军构成陆、海、空三军联合火力网,因此正面碰撞时,国军在武器装备始终处于劣势。

更为残酷的事实是,大部分国军装备简陋,许多军队使用的仍然是一战时期的武器,甚至只能扛着大刀、长矛面对日军的强大火力,战斗中只能凭借数量优势,使用人海战术。

原因3:协同作战能力强傻大方资讯 http:///

侵华日军以师团为第一级作战单位,通常由步兵、炮兵、骑兵、工兵和辎重部队等混编而成,炮兵、骑兵、工兵等与步兵一样,都属于直接作战兵种,直接作战兵种的数量约占整个师团的一半,因此实战中能够协同作战,保证充分的火力、突击力、机动力与保障力。

不仅如此,日本的海军和空军力量更胜一筹,能够协同陆军作战,使得国军不仅要面对陆地上日军的强大攻势,还要时刻提防海上舰船的攻击和天上飞机的轰炸。

例如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中,日军都是利用大规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优势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反观国军,不仅海、空力量微乎其微,陆军的协同作战能力与日军相比也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

(从小就接受武士道教育训练)

原因4:思想控制极严密傻大方资讯 http:///

自明治维新开始,日本不遗余力地推行军国主义和对外扩张主义,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和“效忠天皇”思想盛行全国,日本军队更是将其作为战无不胜的“法宝”。在此思想之下,日军养成了死战不降的战斗意志,这一畸形的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强悍的战斗力。因此,日军自杀式冲锋比比皆是。中国军队在战争初期,面对日军的强大攻势,战斗意志明显不足,直到中后期,面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才逐步激发出来,这也是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因5:情报工作效果好傻大方资讯 http:///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日军深谙其中道理。

自明治维新后开始扩张主义,日军便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将其视为取得战争胜利的捷径。日军早在19世纪70年代便对朝鲜和中国开展情报工作,并成立了专门的情报机构。抗日战争爆发前,日本加紧了针对中国的情报侦察,1923年便制订了针对中国的作战计划设想要点,1925年日军参谋本部曾派遣专员对上海至汉口的登陆点逐段进行侦察,“九一八事变”后更是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情报侦察。为了获取有关中国的情报,日本可谓无孔不入。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缴获了一批日军军用地图,惊讶地发现它们远比自己手中的地图更加清晰完备,抗战结束后还出现过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四处搜集日军军用地图的情形,部分地图甚至沿用到建国后60年代。

抗战14年,先辈们以血肉之躯捍卫了赖以生存的国土和来之不易的尊严,本身就是不畏强力的有力表现,就是对侵略者最好的回击,更是对子孙后代最好的交代。

(图片来自网路)

2017/10/18

多谢四方众乡亲:傻大方资讯 http:///

感谢大量粉丝的支持,希望您阅读后点赞、转发,长期坚持原创真的很不容易。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作者介绍

事后朱哥亮

著名策划人、出版人

北京博士德文化公司总经理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南开大学商学院EMBA

日中管理学院特聘研究员

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总编辑

中国企业国际学习网 总编辑

曾任:傻大方资讯 http:///

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关注领域:傻大方资讯 http:///

新媒体传播、中国文化、企业管理、家族企业传承

超级畅销书《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化管理》《笑着离开惠普》《团队精神》《可以平凡不能平庸》《德胜管理》《第四次工业革命》策划人、出版人。傻大方资讯 http:///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抗战中平均身高不足1.6米的日本兵对国军为什么能以一抵五?》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傻大方资讯 http:///

正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