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接受孩子将来只是一个普通,甚至平庸的人吗?

你能接受孩子将来只是一个普通,甚至平庸的人吗?
   每天一篇亲子育儿实践分享



妈妈们都在关注(⊙﹏⊙)!

如果你孩子将来考不上清华,你照样会爱他吗?

如果你孩子将来考不上985,你照样会爱他吗?

如果你孩子将来考不上211,你照样会爱他妈?

如果你的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你照样会爱他吗?

如果你的孩子将来只是一名普通的搬运工,你照样会爱他吗?

如果你知道,你的孩子将来很有可能会是残疾人,你照样会爱他吗?

……

你愿意告诉你的孩子,你对他的爱有这么多前置条件吗?

来听听爸爸妈妈们都是怎么想的吧!

1

你能接受孩子将来只是一个普通,甚至平庸的人吗?

@知乎匿名用户

 家庭情况:

爸妈:Top2家长在魔都

上幼儿园之前,哈佛耶鲁必须的!

上幼儿园,top2就行,只要不比父母差!

上小学,复旦交大也挺好的,浙大南大也不错嘛!

上初中,同济,华师大也很不错啊!

上高中,目标上海大学!

最后结果,上海理工大学,二本(现在一本)。

感受:是的,家长很难接受自己的小孩很平庸。

2

你能接受孩子将来只是一个普通,甚至平庸的人吗?

@知乎匿名用户

 家庭情况:

爸爸:数竞集训队,高二确定保送。

妈妈:高考理科大省排名前十。

女儿:中等生。(我觉得是中等生里的战斗机了,但还是中等生。)

对女儿的期待:健康就好,快乐就好,等等。

四年级的时候,女儿在班里大概十几到二十几名,确定无疑中等生。

因为要小升初嘛,想着多少学点奥数吧,我自己教,结果,天天吼。

我觉得太简单、太理所当然的点,她就是不会。

她错一次,再错一次,再错一次,还是会错……错四五次之后,我觉得这是态度问题,于是就吼。

真正要接受的是:我眼里的康庄大道,她连入口都找不到。我拖着她到入口,她还是看不到——这个事实。

接受她确实不能像我一样思考,即使我告诉她思路什么样,她还是做不到这个事实。

直到我终于明白,我不能拖着她走我的路,我得站到她的立场,她的角度,为她找一条适合她的路出来,那样才行。

这个过程大概花了半年,之后就很顺利了。

女儿现在有自己的一套思路,成绩也稳定了,最让我欣喜的是,她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因材施教四个字,我从小学就认识,但真正的含义,还得女儿教会我。

3

你能接受孩子将来只是一个普通,甚至平庸的人吗?

@知乎匿名用户

 家庭情况:

爸爸:清华化工本硕,自小聪颖过人,从没偏过科,能写能画能说能唱,属于全面发展的孩子,直至今日都是他们家的骄傲。

妈妈:一般

儿子:七岁,活泼可爱,人见人夸,唯独他老爸不满意。

看见儿子的画就摇头:“这都是什么呀?想我当年......”

儿子唱歌他又摇头:“没有一个音在调儿上,节奏也不行,想我当年......”

别人惊叹我家孩子捧着书能坐一上午,他觉得这比起他儿时算不了什么。

现实:他总不满意儿子的资质平常,无论学什么都要和别人比,不优秀不罢休,这事令我抓狂。

感受:幸好儿子有我这么个智力平平的妈妈,陪他弹钢琴听音乐看动画片打游戏聊人生谈感情,在他和他父亲之间架起了一条通往平凡的桥梁。

4

你能接受孩子将来只是一个普通,甚至平庸的人吗?

@知乎吃撑了

 家庭情况:

爸妈:都是医学博士,同时还是克利夫兰凯斯西储大学的海龟。

对孩子的期望:

大原则:学医就打死。

其他的方面,不低于本科毕业就行,有一副好身体,有份值得奋斗终生的事业;

有三五能够彻夜长谈的好友,有一个能够挚爱一生的妻子,有一个愿意永远守护的家庭。

这就足够了!

听起来,爸妈确实对孩子没啥过高的期望,只要孩子将来过得幸福就好。

可实际上,本科毕业,身体健康,拥有值得奋斗终身的事业,三五知己,知心爱人……

这所有的一切,爱情,亲情,友情,事业,家庭该有的都有了,这该是怎样“完美”的人生啊!

而能同时拥有这些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是凤毛麟角吧,这样的孩子,未来想不成功,不优秀都难吧!

看了这么多的爸妈的现身说法,总而言之,就一句话,想要爸妈心平气和的接受自己的孩子未来是一个普通人,是平庸的,那是不可能。

至于那些说着我对孩子的期望不高,我只要他/她平安幸福,健康快乐的。

看看爸妈们所谓的幸福快乐的标准:

必须得本科毕业,最起码成绩也得是班上的中等水平以上,最好有房有车,有知己,有爱人……

来看看最新的全国数据吧!

全国13亿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有多少呢?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

10%不到的人读过大学(含大专),而其中一本不到二本的人数的三分之一,如果算上三本大专的人,也就是说能考上一本的人,至少在学历方面傲视全国97%的人。

这,这些还叫做普通,这样还叫做平庸?

说来说去,想要爸妈们承认,并接受自己的孩子将来可能不优秀,甚至比自己还差劲,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

1

父母们不是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而是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阶层降级。

你觉得自己的孩子平庸,你为孩子不及格的分数感到着急,是因为你知道,如果孩子再继续这么“平庸”下去,他将来可能上不了重点,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

而这一系列循环的最终结果就是,他将来很有可能,达不到你现在的生活水准。

你的同事告诉你,他为了孩子买了学区房,孩子上了某某重点学校;

你的表姐在朋友圈炫耀,她儿子这次又考了年级第一,估计明年考985,甚至冲击top2都没问题;

你的闺蜜在微信上跟你借钱,打算扩大生意规模。

哎,没办法啊!打算明年送女儿出国留学,再不抓紧拼一把哪够呢?

总不能因为做父母无能,而耽误孩子的前程吧?

……

看到周围的家长们一个个为了孩子都这么拼命,你能不着急吗?

看到亲戚朋友家的孩子都这么优秀,你还能看着女儿试卷上的无数红叉叉,无动于衷吗?

如果你们夫妻俩好歹混了张大学毕业证,可你们的孩子却是初中毕业学历?

她未来能做什么?

现代社会,一个初中学历的能怎么样?

人是一种社交动物,我们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推动我们焦虑所致。

即便我们真心的希望孩子只要快乐,健康就好,可现实根本不允许我们这样做。

尤其是处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竞争激烈的国家,如果从小任由孩子无忧无虑,毫无压力的长大,那很有可能意味着,他将来会有一个及其辛苦的后半生。

你能接受自己是一个坐在格子间,吹着空调的小白领,而你的孩子将来却要去做一个风吹日晒的体力劳动者吗?

说到底,其实爸妈们的想法很简单,也很朴素:

我们只希望,至少将来,他们(孩子们)过得不比我们差!

你能接受孩子将来只是一个普通,甚至平庸的人吗?

2

计较孩子优不优秀,往往是过于认同文化标准所致。

我们的文化总会塑造一些优秀形象,比如成绩好,会表现,能说会道等,这是作为群体所必须的约束手段,但这种手段是有局限的。

每个个体永远是有一些无法被社会标准所衡量的部分,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

因此,过于认同社会标准,往往会制造出很多不该有的痛苦。

如果从学校、学历、形象来说,马云实在太普通了,但这并不妨碍他后来所取得的成就;

说话比妹妹晚两年的爱因斯坦,成年后却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抽象思维能力。

所以,父母应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孩子的普通,有时候普通的背后往往潜藏着巨大的宝藏。

比如,阿斯伯格症患者糟糕的人际能力的背后,却是电脑般的海量知识。

你能接受孩子将来只是一个普通,甚至平庸的人吗?

3

我们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不优秀,是因为我们自己心中有着强烈的自卑感。

我们将自己的自卑感投射给孩子,并企图通过孩子“优秀”来消化自己的自卑感。

这种自卑感可能来自于我们的原生家庭,也可能来自于我们的后天经历。

我们往往会把孩子的优秀作为提升个人自尊的因素,所以,计较孩子优不优秀,往往反映了我们自身的问题。

我们需要自己去解决自身的匮乏感和自卑感,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提升自尊和自信,而不是把改变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

孩子与父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我们需要尊重彼此的差异,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而不是把个人的情感需求强加给孩子,或是无意识的投射到孩子身上。

你能接受孩子将来只是一个普通,甚至平庸的人吗?

怎么办

1

帮助孩子找到内心的自我,并遵循自我前行,才会带给他们更大的幸福。

@知乎网友najla

去年冬天,送儿子去学游泳。

教练问我,你有什么期待?

我说开心就好,不用太大压力,无论学会与否都没有关系。

起初的两节课,教练的确如此,陪着儿子打水仗,玩水球,泳姿学的没比狗爬式好多少。

我问儿子,你开心吗?

儿子言笑晏晏,说开心啊,很好玩。

第三节课,教练告诉我,再这样下去,他教不下去了。

他说,姐,你就让我按照自己的方法教一次,行么?

看到教练那么帅,我鬼使神差的说,好!

儿子之前有过一点基础,教练让儿子用脚打水,他拿泡沫棍在后面假装追打,然后又直接带到深水区练习,然后把我轰出去了。

一个半小时后,我看到儿子以极其飒爽自由泳的姿态,游了半个来回。

看到我过来,他迫不及待而又兴奋的对我喊,看到了吗?看到了吗?我是不是很厉害?

那一刻,我没有问他是否快乐。

因为征服困难获得前行的成就感,已经在他脸上写满了无与伦比的满足与幸福感。

这是不同于刚开始浮在表面,言笑晏晏的快乐,是更深层次的精神感的兴奋。

孩子爸爸对儿子真的没有任何要求,他常常对儿子说,第一名一点也不好玩,老怕别人超过你。

可是,他会要求儿子做每一件事情都全力以赴,可以不成功,但一定要足够有效,足够努力。

我女儿截然相反,偷懒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哥哥亲亲抱抱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上体操课单杠做的不好,老师说那就去玩平衡木不用继续练习时,她也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我先生常常和我说,不要按照儿子的进度来要求女儿,要降低对女儿的期待值,才能平常心对待。

他送女儿去kiwi幼儿园,每天只唱歌跑跳,坦然接受女儿到现在1-20还数不清楚。

导致哥哥常常嫉妒,为什么妹妹可以这么轻松?

我问儿子,那你想要和妹妹换个生活方式吗?

他想了想,说,不要,我还是喜欢这么努力的自己!

不论我们是否接受孩子平庸,都要遵循孩子自己的内心选择,你去助力他成功,需要他自己有这样的内驱力和成就感。

你去接受她的平凡,也是她自己就安于这样的状态,喜欢这样的舒服感。

所以,我们是否接受,对于孩子一点意义都没有,帮助孩子找到内心的自我,并遵循自我前行,才会带给他们更大的幸福。

没有一种教育方法适合所有的孩子,教育应该是家庭所有关系的总和,也是相对一直在变化的。

你能接受孩子将来只是一个普通,甚至平庸的人吗?

2

也许孩子真的比别人差,但你发自内心的接纳和无条件的爱,却能创造奇迹。

@知乎网友依依陌路

我儿子是早产儿,出生时窒息,半个脸半个身子都是紫的,抢救过4次,勉强活下来。

瘦弱,五个月引他,他都很少笑,那时家人担心他是个傻子。

后来6个月突然开始和普通孩子一样,会表达感情了,8个半月时甚至会叫“爸爸”了,欣喜若狂!

一到四岁总是生病,医院简直就是半个家。那时,看着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的孩子,我就哭着对老公说:“他只要能活下来,健康,哪怕是个笨孩子,不爱读书,我也接受。我绝不逼他。”

到了孩子五岁时,由于精心照顾,他体质变好了,很少生病了。

送去上幼儿园时,他胆小,天天哭,我妈就在教室门口他看得见的地方整整陪了一个月。

那时我想,他不喜欢学校,随他吧,只要他健康快乐。我们对他学习从不要求。

一年级第一次考试,他只考33分,和同事那个同班的女儿一起一路从楼下挥舞着试卷高兴地跑到我们办公室“报喜”。

同事女儿叫:“妈妈,考试了,我考99!”

他也高兴地喊:“妈妈,考试了,我考33。”

把办公室老师笑死了,但是我没有骂他,也笑着抱他:“哦,考试了啊,妈妈知道了,去玩吧。”

我感恩他会跳会跑会亲我脸,对他学习如何真的不在意。

但是,我对他品德要求很高,生活习惯要求也不低,所以,他到哪里,别人都喜欢他。品行端正。

我不要求他,但他自己懂事后,自己努力学习,因为没有压力(他就算考得差,也不用担心我们骂他,但是如果进步一点,我和他爸爸就会觉得是意外惊喜,像中了一次彩票小奖一样。)。

他进步很快,真的很快,初二时,从倒数慢慢到了班级前三。

那时我工作调动,一个星期回来一次,他爸也只有晚上回家,他住在我妈妈那里。

我妈不识字,所以我们对他学习从来没有帮助,更谈不上施压。

当他班主任说他能进我们这里最好的高中时,我和他爸爸都不相信,以为他班主任故意激励他。

我们从不看着他学习,也不管,也很少问,他得的奖状我也很少贴,他自己也不太在意。

就这样,到了最后中考一个月,他班主任说:“他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进重点高中!”

我和他爸这才有点上心了,但也只是语言鼓励。

他真的考上了重点高中,那天我和他爸爸又意外又惊喜,给他买了他想要的捷安特山地车作为奖励。

到了高中后,他来到了我身边,全家人总算生活在一起,他喜欢做作业时,我坐在他旁边陪着,尽管我从不看他在写什么,也不问。

他喜欢和我聊天。

我教他和同学相处,不要自卑也不要自大,谦虚友善,真诚待人,他做的不错。

从开始进班级的排名30多名,一点点进步到班级第一。

1800多人的年级,他一点点努力,从排名500多,到300多,到100多。

现在高二下学期,他说他要努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自己有了未来的规划,他说想考什么大学,想学什么专业……

他利用一个休息天特地去了他想上的大学参观,他自己和他一个同学去的,我不陪同。

回来告诉我:“我真想以后能把四年大学时光留在那里,我真想以后能在那里的实验室里做实验。

我说:“那可是985中的名校,很难,你想去,那还得努力。不过,妈妈对你的最高要求只是211大学。”

不给他压力,他的每个成长进步都是我赚的了,都是意外的礼物。

我不知道他未来是不是优秀,但是我知道他品行端正,他有目标,他在努力,他懂得感恩和孝顺,他善良大方,这足够了。

你能接受孩子将来只是一个普通,甚至平庸的人吗?

写在最

后的话

 “童年时,我们讲英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一定要你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有高尚的品德。

少年时,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充满情趣。

这些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这样,即使在最严酷的冬天,你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只要你能健康的成长,正直的做人,独立的思考,幸福的生活,这是父辈对你的最高期望。”

――《紫川》

谢谢亲的点赞和分享

本文整理自知乎问答“很多家长是不是很难接受自己的小孩很平庸?”

http://www.zhihu.com/question/65462889

版权归原答主所有,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个人微信号:xly034

你可能还喜欢

育儿

父母一定要“逼”孩子养成的6个习惯,受益终生!

这10样东西才是孩子最想要的,你给了几个?

熊孩子都是父母宠出来的?

什么样的女孩,长大会幸福?

我允许你不优秀,但不允许你没教养!

父亲的格局,决定了儿女的方向丨精选

写给厌学的孩子: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底层!

回复“育儿”,送你一份价值百万的育儿秘籍!



回复“资料”,即可免费领取10000G的免费育儿学习资料(内含数学,英语,语文,音乐,古诗词,儿歌,电影,动画,绘本……),且每天不断更新中。

作者介绍

薛灵芸,言情小说作者,全职宝妈,育有一女,专注亲子成长和儿童心理学习研究。

用最朴实的文字记录育儿路上的点滴感动与自我成长;以自己的亲身育儿实践向大家讲述最实用,最接地气的育儿方法。

你能接受孩子将来只是一个普通,甚至平庸的人吗?

你能接受孩子将来只是一个普通,甚至平庸的人吗?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