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煤矿排污2年收33份通知书 整改为何多次搁置?(11)

对于之前欠的环保账,杨刚解释,2015年、2016年,煤炭行业整体不景气,企业出现了亏损。“煤都卖不出去,工人工资都开不出来,停产也是没办法呀。那是我们企业的决策,不是说逃避环评,那是无奈之举。你开不了工资,还投环保吗?饭都吃不了!”

这些牢骚,被新义县副县长赵少普一句话止住:“你找客观原因都没有(用),总体来说就是不重视,对不对?”

在场的煤矿负责人立即表态:“以往煤矿都视安全为第一生命线。安全为天,要放在天那个位置来看。以后把环保也要放在这个位置了。”

赵少普介绍,自从中央环保督察组离开后,县上就紧急召开会议,派驻县环保局工作人员进入新义煤矿“蹲点落实”。义煤集团也从周边各矿抽调1000多名工人,原本预计干三四个月的项目,改为一个月工期,昼夜加班。

杨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原来立一个项目,从设计方案、做预算、招标到公示,“最快最快得三个月”,招标计划集团公司一个月批一次,一旦某个环节出差错,更是遥遥无期。

“现在快啊。招标一晚上,第二天问大家你们有异议没有。大家说没异议,那都定了,然后就开始实施。本来工程要干4个月,哪有4个月?20天、一个月就拿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