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的2017:all in全面屏 收获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回顾2017年,可以说是手机行业最为动荡的一年,全面屏概念爆发,乐视、大可乐等互联网品牌轰然倒下加速行业洗牌。而在这一轮激烈的角逐中,金立开足马力,all in全面屏,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小确幸(微小而确实的幸福)。
跟小米、魅族等网红气质浓厚的手机企业相比,特别是“网红手机们”上蹿下跳、动作浮夸的“做派”对比,脚踏实地、没有炒作、不搞噱头的金立简直是一股清流。
第一观点科技网总编对专注于线下渠道的金立评价是:完全是另一种风格,稳健低调、有条不紊。实际上,这也是其掌门人刘立荣的特质,总是笑脸盈盈的他似乎没有什么脾气,更遑论架子。不论是在论坛上的侃侃而谈,还是私下里和大家的交流,刘立荣说话总是慢条斯理,有自己的节奏。他在今年的一次会议上戏称因为自己普通话不标准,怕说快了大家听不懂。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刘立荣是一位围棋高手,达到业余六段水平的他素有“商界棋王”之称。他将专业棋手沉稳务实,而又极具前瞻眼光的职业素质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企业管理中。在十五年里,他做出的决策既不冒进也不停滞,而且每一次的战略部署都有方向、有节奏。
这样一位温和、谦逊到不像是一位排名前十的手机品牌厂商的创始人兼CEO,在过去的2017年,发布了全球首款四摄拍照手机。此外,还发布了8款全面屏手机,而在这波全面屏概念大潮里,乘势将全产品线全部升级为全面屏的,有且只有金立。
也是在这一年,金立理顺了更为清晰的市场需求,精准地进行了用户画像,然后重塑了产品线。靠着M系列实现了“筑城”(巩固政商人群),而S系列完成了“拔寨”(抢占市场)的战略目标。攻守兼备,动静结合。
还有一件值得写进金立成长手册的,就是刘立荣在2017重庆手机展上宣告金立已布局5G,并在新的浪潮里金立将顺势而为。在这一年里,金立收获了那份属于自己的小确幸。还有很多的故事,拼凑成金立独有的2017。
筑城拔寨,金立内外兼修
2017年金立凭借十几年行家里手的专业素养,敏锐地嗅到了国产手机市场向高端化偏移的大趋势和苗头。于是我们看到,在这一年金立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打品牌路线,以及用户体验为王”,这是金立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最大的跨越和成长。
3月,金立年度改革大幕徐徐开启。首当其冲的是确立了“筑城”、“拔寨”的策略。听起来有点文绉绉,实际上放到金立的大背景里却很接地气。“筑城”指的是巩固金立原有的优势产品线M系列,这个系列可以说是金立的金字招牌,一直以来颇受政商人士群体青睐。巩固这个品系,就是加固金立顶级旗舰的护城河。而“拔寨”是指利用金立已经日趋成熟的S系列去抢滩新的市场,拓展更广的业务边界。
我们可以看到,在现有的手机厂商中,“双线策略”的成功已经被验证。比如华为的Mate系列+Nova系列,三星的Note系列和S系列,向来特立独行的苹果也不能免俗,在今年发售了iPhone 8+iPhoneX双旗舰(有人猜测,按目前iPhone分类,iPhoneX主打全面屏,iPhone系主打传统路线,这可能是iPhone机型的发展方向,比如明年会有iPhone9,iPhoneX1等版本)。“筑城”、“拔寨”回归到战略的本质,其实这是金立在梳理了自身优势,并结合外部机会后作出的“SO”策略。重塑了产品线,聚焦优势力量将两大品系打造成金立的拳头产品。打出“组合拳”,更有冲击力。
M、S系列成当家花旦 全面全面屏起航
在筑城拔寨的战略指导思想下,金立在2017年发布的十几款手机中,M系列和S系列成为当家花旦。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M系列产品有M6 /M6 Plus、M7、M7Plus,S系列有S10、S11S和S11。
在五花八门的手机需求中,有人注重拍照,有人注重外观,有人注重性能,但是应该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手机是安全的。然而,我们看到恰恰是这个应该是最重要、最普遍的需求没有被厂商发掘。但是,金立是个例外。他早早就把安全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有人甚至说这是金立手机的立身之本。而金立把安全基因赋予了旗舰M系列,并且在今年达到了新的高度。
4月24日金立M6s Plus带着“全球首款指纹加密芯片”的光环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当时安全性最高的智能手机之一。这是2016年业界首次搭载“内置安全加密芯片”的金立M6/M6 Plus的升级之作,基于金立M6/M6 Plus以硬件加密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安卓智能手机的安全性,直击政商人士的需求,收获了他们的肯定。
而9月25日发布的金立M7携“安全双芯片”款款亮相,再次在手机安全领域带给了业界惊喜。所谓的安全双芯片包含了数据安全加密芯片、支付安全加密芯片。从硬件上进行加密保护,为支付信息和数据信息处理提供安全的运行环境和存储环境,通过权威机构检测认证、符合EAL6+和《安全芯片密码检测准则》二级要求,是目前最高级安全认证。
来到11月26日,金立M7 Plus如约面世,依然定位高端商务的这款手机,颜值极高:背部采用历经105道工序打磨的上等头层小牛皮,21K黄金镀层的中框,搭配6.43英寸的顶级AMOLED屏幕(迄今为止最大全高清全面屏),让手机极尽高端、奢华。此外,M7 Plus搭载5000 mAh大容量电池,加入无线快速充电功能,在国产机中首发Qi标准无线充电技术,这也是国内第一款搭载无线充电功能的全面屏手机。
可以看出,M系列通过强化安全、续航等标签进一步满足了商务人士的需求,对政商人群的讨好和征服走到了更高的地方。
而金立另一步差异化发展的棋子就是在S系列上的谋划和布局。相对于高端的M系列,近年来金立聚焦时尚科技元素,发力中低端S系列,吸引年轻群体。特别是今年的“拔寨”战略更是将其提到了旗舰产品的定位,可以说是一种降维攻击。
5月26日,金立S10发布。回顾前先来个小插曲。参加了金立S10发布会的媒体记者应该还记得,刘立荣在会后群访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金立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认清自己,搞清楚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是很关键的。金立目前来讲还是紧密跟踪了解行业热点的阶段。”
但是,就是这个“不愿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刚开完的发布会上,发布了全球首款四摄手机。前置双摄为2000万像素+800万像素,后置双摄为1600万像素+800万像素,前后的双摄都能实现类似于单反相机的浅景深虚化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金立S10使用的是硬件级别的虚化,通过Hardware Engine图像处理硬件和金立研发的ISP算法来实现背景虚化,相对于其他品牌多采用软件模拟虚化的手段更先进一些,同时处理速度上也更快。
而在11月26日这天,S系列迎来了升级的全面屏产品金立S11S和S11。因为是定位年轻群体,外观自然要追求极致。
金立S11S玻璃的内表层运用了包含光学镀膜与微纳纹理在内的5层结构,每一层都历经多道工序打磨,最终呈现出3D的动态光影。此外,定位为年轻用户的S系列再一次出奇招。首次在S11S中加入了独立支付安全加密芯片,手机就是银行卡,手机就是公交卡,满足年轻人群的移动安全支付需求。而售价仅为1799元的S11延续了S系列在潮流科技和外观上的优势外,前置16MP+8MP像素双摄,后置搭载了16MP+5MP像素双摄,3410mAh大容量电池的加入,让用户畅玩四摄全面屏更持久。
而11月26日,更是一个金立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因为这一天,金立大声地向世界宣布“进入了全面全面屏时代”,也标志着全球第一家全系产品转型全面屏的手机品牌诞生!
所以当天,除了M系列和S系列,金立的另外两个主打高性价比的品系——大金刚和F系列也迎来了全面屏的升级。
这一天,金立大金钢2、金立金钢3、金立F6和金立F205发布,金立F6和999元的金立F205让外观和拍照融合在一起,而搭载4 000 mAh大电池、价格仅为1399的金刚三以及配备5 000 mAh大电池的大金刚2无疑成为续航有情结的人们有了新的选择。这几款产品发布,最大化地满足了希望能用上全面屏、预算又不是很够的消费者。
其实能在一天内一口气将所有品系都升级为全面屏,金立是有备而来的,这背后是金立早就布下的大棋。可以说,这里再次体现了金立拥有高远的目光,如果没有早早地察觉到全面屏的大势所趋,就不可能早做准备。而全面全面屏战略,可以率先占领各个档位的市场,而友商很多由于产品备货不足、只有旗舰机等尴尬,只能让位于金立。还记得曾有记者采访刘立荣,发问全屏幕供货是否紧张时,刘立荣自信地说,“三星的全面屏资源确实非常紧张,但对金立来说并不紧张。”
同时,在全球来看,全线产品实现全面屏,可以加速金立的国际化。
品牌是金立的最强武器
在消费升级的今天,相较于性价比,更能让人们心甘情愿掏腰包的就是品牌。对于金立这样一家老牌手机企业,十五年的技术积淀已经为寻求一个更优的品牌溢价已经做好了铺垫和准备。
近一两年里,金立再次厘清了自己高端政商人群的定位,在2016和2017新旧更替的交界点,金立以一部M2017向手机圈发出了进军高端市场的信号。这个以年份命名的旗舰产品,售价6999元,而它的定制版已经达到了16999元。定价如此不菲,而金立的底气从何而来?
对于企业来说,品牌虽然是无形的资产,却可以在商品市场中换算为价值。
从金立M2017的成功我们就可以看到,金立这步棋走得很妙:首先是基于高端人群的需求调研,除了选用了AMOLED曲面屏、骁龙653处理器、独立的安全芯片等当时的顶级配置外(当然多种顶级配置出现在一款手机,也彰显了渠道实力雄厚的金立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还为金立M2017打上了“高端制造”、“私人定制”的标签,并且“成功的标配”这句广告语足够让成功人士觉得买了它就是对自己的认同,让人产生这部手机“懂我”的感觉。更厉害的是,这款手机邀请了著名导演冯小刚和他的夫人徐帆作为代言人,要知道这两位重量级嘉宾既是工作上的好搭档,更是家庭中的好伴侣。事业、家庭兼得是更多成功人士的极致追求,所以,这两位代言人的选定直接让金立的品牌有了更多的探讨工作和生活平衡艺术的人文情怀。
而这仅仅只是金立在品牌塑造上的一个具体到产品的案例,在更大的层面,金立在2017年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提高品牌曝光度,这是金立冲击高端市场的另一记猛拳。
2017年,金立拿下了《欢乐喜剧人》独家冠名权,这是一档曾经的“现象级”节目,最高时的收视率曾高达3.17,网络播放量破10亿。根据CSM35城收视数据显示,《欢乐喜剧人》第三季第二期开播后,收视率位于同时段收视率第一,网络热度持续走高。
金立副总裁俞雷表示,选择《欢乐喜剧人》,源于做手机和做喜剧的共通之处。“做手机的人是最懂喜剧的。金立M2017就像一部优秀的喜剧一样,表面看手机都相似,但里面则充满着金立对自身产品每一个细节的严苛要求、对每一个用户需求的认真研究。”
最终,金立的品牌形象也随着这档“它最懂的喜剧”节目走进了更多的人群。
而金立另一次堪称范例的品牌营销推广就是冠名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而这档节目也获得了当时的收视率冠军。
不得不说,相对于三星等厂商看不出“头绪”的广告投放,金立的营销组合拳的精准可以算是成功营销的样本,这也是金立副总裁俞雷被称为“手机圈里最懂投放营销人”的原因。
线下渠道是金立最宝贵的资产
可以说,这两年线上的红利开发殆尽,而且就手机整体销量分布和结构体系来看,线下零售渠道依旧有其存在价值,前有天猫、京东等电商走到线下,后有小米、魅族等互联网友商也在不断加码线下业务,并且售后维修服务等都需要线下作为支撑。而本身就起源于线下的金立在渠道建设方面早就轻车熟路,并且优势非常明显。
在今年的3月,金立成立了“金钻俱乐部”。而这个包括国美、苏宁、迪信通等在内的131家成员基本覆盖了中国线下手机市场所有核心零售商的组织,是金立在线下实体销售步下的一张大网。而金立也将为合作伙伴提供专属权益,让他们也跟着金立一起“发大财”。至此,金立在全国有超过10万多个合作网点、7万多个专区和30余万节专柜,同时配备了7万多名专业导购人员。金立与131家“金钻俱乐部”合作伙伴共同签订了总数为413万台的2017年度销售目标,占到了金立2017年国内市场销售目标(3800万台)的1/9。
而正是基于这独一份的渠道优势,使得金立在2017年完成了年初的预定目标——出货量5000万台,相比与2016年的4000万台,增长了25%。这份成绩单在这两年手机发布会扎堆的大环境下,实在是亮眼。
全球化高歌猛进 布局5G顺势而为
在国产品牌中,金立是最早开拓海外市场的一批企业,早在2013年2月份金立手机就开始在印度销售,多一个市场就多抵消一分国内用户红利触顶带来的风险。2017年,金立在南亚、东南亚市场崭露头角,表现亮眼。2017年,金立在海外上市了8款海外产品,签约了8名品牌代言人,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成为两个新的开发市场。
3月份A1及A1Plus旗舰新品在印度首发,伴随而来的”selfiestan鼓励自拍分享”活动也掀起了印度国内的拍照热潮。4月,金立成为印度第十届年度板球盛会上的赞助商,进一步稳固印度市场;7月,金立手机正式进驻泰国市场;8月,进军缅甸市场,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推出了主打自拍和超级续航的A1 Lite;9月,金立在2017泰国移动通讯博览会上正式发布了全面屏新品金立M7 Power;11月,金立在海外第二站印度新德里举行 M7Power 发布会;12月金立宣布进入印尼市场。
在印度市场,目前金立拥有33家专卖店、6000多名促销员、4000多个专柜,市场排名稳居前五。除了印度,金立的海外市场版图现已逐步扩展至东南亚,再到俄罗斯、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及非洲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重庆手机展上,刘立荣声称将布局5G,顺势而为。其实此前有消息称,金立耗费数十亿投资重庆,以5G为切入点深度布局,看来金立又要在重庆“搞事情”。
相比国内的一众手机厂商的聒噪,中规中矩的金立就像一个四四方方的汉字,缺少了那么一点趣味。以至于无法找到更多灵动、戏谑的话语去讲述他的故事,因为金立是严谨的,踏实的。这艘已经经历了15年手机发展史的大船,在风雨飘摇中依然能屹立不倒的大船,在刘立荣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的舵手的掌控下,将踏上了新的征程。而它身后那句“金品质 立天下”也因为有了十五年的积淀更加熠熠生辉。
- 法国空中客车公司的2017年利润翻了三番
- 王者荣耀:2017年度最坑英雄排行!死亡最多的果然是你
- 永辉超市2017年营收583亿,用十个财年将净利润翻13倍至18.02亿元
- 2017年佛山人均可支配的收入超过4万元
- 荆门五县市区, 2017年成绩单已出, 看下你家乡位次
- 2017年江苏省质量奖揭晓,名单点这里
- 2017年燃爆全球的20首英文歌,前奏一响起,回忆就沦陷了~
- 【极产品】寻找2017年那些牛X而任性的产品(5)
- 【极产品】寻找2017年那些牛X而任性的产品(4)
- 2017年下跌个股2336家,股民人均浮盈2.7万?多少人在关灯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