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王宗岳太极拳论》作者谜题( 二 )


王宗岳是山西人 。
(1)根据李亦畬手订太极拳谱 , 首篇题曰《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 由此可知王宗岳为山西人 。
赵堡传人杜元化(育万)在陈鑫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 , 补载有《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一首 。
“清中叶 , 河北有太极拳 , 云其法出自山西王宗岳......至清末 , 传习者颇众云”(《清史稿·卷五O五·列传二九二·艺术四》 。
(2)河南温县赵堡及陈沟 , 有蒋发在山西王氏学艺的传闻 。
(3)唐豪的《王宗岳考》 , 考证王宗岳为山西人 ,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洛阳 , 后至开封 , 乾隆六十年(1795)尚健在 。
还有王宗岳是陕西人的说法 , 有的认为是“王宗” , 有的认为是“华山派王小聪” 。
【爱历史】《王宗岳太极拳论》作者谜题
文章图片
【二】关于王宗岳的所在朝代
王宗岳是元代人 。
(1)见于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徐致一《太极拳浅说》 。
1921年许禹生著《太极拳势图解》 , 文中曰:“元世祖时,有西安人王宗岳者,得其(指张三丰)真传",“其北派所传者 , 由王宗岳传河南蒋发 , 蒋发传河南怀庆府陈家沟陈长兴……时有杨露禅先生福魁者 , 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人 , 闻其名 , 因与同里李伯魁共往师焉……(陈长兴)见杨之勤学 , 遂尽传其秘 。 "(应是将王宗与王宗岳混同,误为一人)《太极拳浅说》出版于1927年9月 , 徐致一依旧沿用了许宠厚主张的“张三丰创太极拳说” 。 他所描述的太极拳传承脉络为:“三丰之后 , 得起真传者 , 至元世祖时 , 始以山右王宗岳见称 。 ”“由王宗岳传河南蒋发 , 蒋氏传怀庆陈长兴 。 传至京师者 , 以陈氏高足杨露蝉(应为‘禄禅’)为第一人 。 得起真传者 , 除杨氏诸子外 , 有万春、凌山、全佑等数人 。 全佑之子吴鉴泉即著者所从业者也 。 ”
(2)史料有记载“元朝王宗岳” , 是安徽临淮人------清朝乾隆时期《江南通志》卷169《人物志.隐逸二》:“元代王宗岳 , 临淮人 , 厌俗学 , 隐居 , 讲求性道 , 人称养高先生” 。
关于“安徽临淮” , 恰好也有张三丰的记载------《金陵锁事》有“三丰自画一像 , 在临淮侯家”;《枣林杂俎》有《张三丰食器》云:“尝居颖州迎样观 , 遗像一、食器一、容斗许 , 署贮肉不腐 。 混元衣一 , 久而如新”;《江南通志》云:“迎祥观 , ……遗有混元衣 , 衣至今犹存” 。
有人曾对《乾隆抄本太极拳谱》有语法用词分析 , 认为是明代以前创作的 。 可与“元代王宗岳”对应上(具体分析见《《太极拳讲义》与《乾隆抄本》之谜/魏坤梁》) 。 《太极拳讲义》所载《乾隆抄本》的内容包括:七首“古歌诀”、一首“十三势行功心解”、“十三势”的陈述词、一首“二十字诀” , 这些歌诀都还有注解 。 这些古歌诀 , 存在着大量特殊的明末清初已经几乎绝迹的互文、分承等古代语法修辞 , 如“顺项贯顶”应从互文理解为“顺贯项、顺贯顶” , “动分静合”应从互文理解为“动静分合”. 。 所以 , 歌诀应为明代之前的太极拳作品 。
若如此 , 便可------在洪武初年 , 王宗岳(约1346年出生)由山西移民安徽临淮 , 在安徽遇见了张三丰 , 并向其求教 。
王宗岳在河南舞阳也可以有亲戚 。 舞阳县王楼村咸丰四年《王氏祖碑》载:“祖原籍山西洪洞大槐树 , 自明初迁民 , 有诏兄弟三人 , 各挈铜佛相居于此 , 建修楼房” 。
【爱历史】《王宗岳太极拳论》作者谜题
文章图片
王宗岳是明代人 。
(1)赵堡太极拳传人杜元化在其《太极拳正宗》中说:“余先师蒋老夫子 , 原籍怀庆温县人也 。 生于大明万历二年……至二十二岁学拳于山西太原府太谷县王老夫子林桢 。 ”按照当地传述 , 认为王林桢就是王宗岳 。
(2)在陈家沟也流传着一个与陈王廷同时代的“蒋姓仆” , 或称“蒋发” , 且有“画像”为证 , 其时代与赵堡之说基本吻合 。
【爱历史】《王宗岳太极拳论》作者谜题】陈鑫拳谱抄本中 , 在《枪棍字解》与《四套锤》之间有一篇《辩拳论》 , 有述“前明有父女从云南至山西 , 住汾州府汾河小王庄 , 将拳棒传与王氏 。 河南温东刘村蒋姓得其传 , 人称仆夫 。 此事容或有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