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访戴是什么意思

雪夜访戴,选自《世说新语》,作者为南朝宋的刘义庆 。故事介绍了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未至而返,显示了他作为名士的潇洒自适,性情豪放 。
“雪夜访戴”说的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他夜起酌酒赏雪时想起了好朋友戴逵,便夜乘小舟去找他,小船行了一晚终于来到了戴逵家门口,他却不敲门直接原路返回了,人们问他原因他说:“我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显示了他的潇洒自如,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 。
《世说新语·任诞》中“雪夜访戴”原文: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 。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箸胜地 。”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 。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 。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 。”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 。弄毕,便上车去 。客主不交一言 。


“雪夜访戴”的意思是什么?雪夜访戴,选自《世说新语》,作者为南朝宋的刘义庆 。故事介绍了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未至而返,显示了他作为名士的潇洒自适,性情豪放 。
出自《世说新语·任诞》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
王子猷雪夜访戴意思意思是: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一次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 。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 。忽然间想到了戴逵 。
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 。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 。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出处】《王子猷雪夜访戴》——南朝·刘义庆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扩展资料
1、《王子猷雪夜访戴》创作背景
《王子猷雪夜访戴》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的作品,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这是一篇记述日常生活小事的小品文,通过写王子猷雪夜访戴逵兴尽而返的故事,体现了王子猷潇洒率真的个性,也反映了东晋土族知识分子任性放达的精神风貌 。
2、《王子猷雪夜访戴》作者介绍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 。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 。
刘义庆是刘裕的侄子,在诸王中颇为出色,自幼就被刘裕所知,称赞其“此吾家丰城也” 。他“性简素,寡嗜欲” 。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刘宋宗室,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 。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 。为中国古代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
雪夜访戴文言文翻译1. 雪夜访戴的文言文翻译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任诞》,作者是南朝宋的刘义庆与同谋搜集而成 。
原文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
王子猷(yóu,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五儿子),居住在山阴,一次晚上下大雪,他从睡梦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 。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 。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shàn)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 。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 。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