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羊适合做羊肉汤( 二 )


上脑:位于羊肉颈部后面、肋部前上端,肉质偏肥 。
大三叉:位于羊后腿上方,肉质较嫩,瘦肉较多,肥肉较少 。
小三叉:位于羊前腿上方,肥瘦肉相间 。
黄瓜条:位于大三叉下方,呈条状贴着股骨,质地脆嫩 。
磨裆:与黄瓜条相连,瘦肉较多 。
炖、蒸熟:采用炖、蒸的方式加工羊肉,那么应该选择前腿、肩肉、肋条、羊腩、腱子肉等部位的羊肉 。
前腿:前腿肉质脆嫩,适合炖、蒸 。
肩肉:肩肉部位的肉质纤维较细、嫩滑 。
肋条:肋条肉,肥瘦肉相间,外面带有一层薄膜,质地松软、鲜嫩多汁 。
羊腩:羊腩部位的肉质肥美、口感香醇 。
腱子肉:腱子肉位于羊大腿上,肉筋相连,硬度适中,有嚼劲 。
炒制:将羊肉炒制食用,应该选择后腿肉、脊背肉、胸脯肉等肉质丰富的部位食用 。
后腿肉:后腿肉的纤维纵横,瘦肉多,肥肉少,用来爆炒食用的口感极佳 。
脊背肉:脊背肉的肉质细嫩,直接炒制的食用口感较好 。
胸脯肉:羊肉胸脯部位的肉质柔嫩,食用口感娇嫩,所以适合炒制食用 。
烤:烤羊肉需要有一定的油,食用才比较好,所以应该选择“三分肥,七分瘦”的羊肉,一般剔骨的后腿肉、肩肉、肋条、背部等部位的肉,都是可以的用来烤制食用的 。
羊肉馅:将羊肉做肉馅食用,应选择筋少、肉质松软、柔嫩的部位,一般是选择肋条、颈部肉,但是这两个部位的肉质又有所不同 。
肋条:肋条肉又叫方肉,肥瘦相间,没有肉筋,肉质肥美鲜嫩,质地松软,容易切碎,肥美多汁 。
颈肉:颈部肉的结缔组织较多,而且质地老,所以食用口感较有嚼劲 。
羊排骨炖汤的做法
1、选择羊排 。挑选新鲜的羊排,斩成小块 。不要选择冻肉(因冻的日期不明) 。尽量选择刚杀的,即是新鲜的 。
2、清理羊排 。将羊肉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杂质 。一般市场购买的羊肉表皮都是清理过的,所以不用特殊处理 。只要去除肉上的杂质即可 。清理的时候用流动的水冲洗 。
3、准备姜片 。选用少量的姜片,不宜多 。姜去皮切成姜片备用 。
4、处理甘蔗 。选用黑皮的甘蔗,不用去皮,洗净切条备用 。
5、炒羊肉 。锅肉放入少量的油,然后放入羊排下锅翻炒 。直至变色即可捞出 。此时不用放盐和水 。
6、下锅炖羊排 。另起一个汤锅,将炒好的羊排倒入汤锅内,加入大量清水 。并加入甘蔗条,一起炖煮 。
7、加入陈皮(桔子皮)和萝卜 。待汤第一次煮沸后,加入陈皮和萝卜块 。继续炖 。
8、炖煮过程 。加入陈皮后,改大火继续煲开,去除表面的浮尘 。然后改中小火慢炖1个小时 。不宜用大火,不然汤很快会被煲干 。
9、成品出锅 。待羊排煲烂透,即可出锅食用了 。喝上一两碗羊肉汤,是相当的暖和 。
夏天能吃羊肉吗
伏季吃羊比冬天还好,提到羊肉,或许会有不少人觉得在冬天吃才有滋补作用,但其实在一年中最热、人体营养消耗最大的大暑节气,也就是中伏,吃羊肉也是有保健养生作用的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三伏天吃羊肉的习俗,民间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吃伏羊享健康”之说 。
1、排汗排毒
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 。
2、暖胃生津
夏天,冷饮、空调很容易给肠胃带来健康问题 。冷饮容易刺激胃肠,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而空调则可能会带来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甚至得上“空调脖,夏天吃羊肉有暖胃生津的功效 。
3、温阳散寒
许多人觉得夏天吃羊肉可能会上火,其实并非如此 。国家公共营养师王敏王敏说,夏天是人体消耗最大,也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营养消耗最多的季节,所以夏天吃羊肉同样有很多好处 。《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体质虚寒的人夏季宜多吃温阳的食物 。羊肉味甘、性温,夏天适量吃羊肉,可温热身体,祛除寒气 。此外,夏季人们爱吃些生冷寒凉食物,容易把寒气积存在体内,让脾胃受寒,肠道受损 。所以三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起到冬病夏治的功效 。
4、增强体质
在中国古代,老百姓就有吃“三伏羊”的说法,“夏天吃伏羊,健康又壮阳”,中医也认为,夏天吃羊肉能够祛寒解毒、补中益气,助元阳、补精血、益劳损,提高身体的整体素质、增加高温天气的抗病能力,补充体内的能量,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