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 )


”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 。”弟子挹水而注之 , 中则正 , 满而覆 , 虚而欹 。孔子喟然而叹曰:“吁 , 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水满则溢 , 月圆则缺 , 这是大自然中常见的现象 , 从这些自然现象中 , 先哲们悟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满招损 , 谦受益 。为此 , 鲁国的有识之士在鲁桓公的庙中安装了“欹器” , 藉此警示后人“虚则欹 , 中则正 , 满则覆” 。
【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给我们什么启示?】当孔子有感于此 , 发出“恶有满而不倾覆”的感叹时 , 弟子子路请教他有无保持“满”的状态的办法 , 孔子借题发挥 , 告诫他的学生说:“聪明圣知 , 守之以愚;功被天下 , 守之以让;勇力抚世 , 守之以怯;富有四海 , 守之以谦 。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荀子?6?1宥坐》)就是说 , 只有做到智高不显锋芒 , 居功而不自傲 , 勇武而示怯懦 , 富有而不夸显 , 谦虚谨慎 , 戒骄戒躁 , 才能保持长久而不致衰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