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 , 球皮用皮革做成 , 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 , 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 , 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
踏青
又叫春游 。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三月清明 , 春回大地 , 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
植树
清明前后 , 春阳照临 , 春阳照临 , 春雨飞洒 , 种植树苗成活率高 , 成长快 。因此 , 自古以来 , 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1979年 , 人大常委会规定 , 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 ,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 , 人们不仅白天放 , 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 , 象闪烁的明星 , 被称为“神灯” 。过去 , 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 , 便剪断牵线 , 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 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 , 给自己带来好运 。
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青团
青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 , 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放入大锅 , 加入石灰蒸烂 , 漂去石灰水 , 揉入糯米粉中 , 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 。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浙一带明节节日食品 。
艾粄
有一句俗语叫做“清明前后吃艾粄 , 一年四季不生病” , 艾粄是客家人在清明节必备的传统食物 。艾粄的主要原料就是糯米和艾草 , 它的做法也不是很复杂 。因为艾草做成的食物都会有一种独特的口感 , 所以有许多人喜欢吃艾粄 。
馓子
在清明节的时候 , 南方和北方都有吃馓子的习俗 , 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会看见一些地方经常会有卖馓子的小摊 。在南方和北方 , 馓子的做法有着一些差别 , 南方的馓子比较细致 , 而北方的馓子就比较粗糙了 。
暖菇包
泰宁一带的人在清明节的时候有食用暖菇包的饮食习俗 。暖菇包是由一种当地人称为暖菇草的东西制作而成的 。南方制作的暖菇包形状和包子类似 , 而北方制作的暖菇包形状和饺子类似 , 不过对于暖菇包的形状 , 民间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要求 。
子推馍
在清明节的时候吃子推馍的饮食习俗 , 是用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品质的 。子推馍有着许多不同的形状 , 不同形状的子推馍要给不同的人吃 , 男人和女人吃的子推馍形状就是不一样的 。
鸡蛋
在清明节食用鸡蛋的饮食习俗 , 起源于先秦时代的一些地方 , 古人认为在清明节的时候吃鸡蛋 , 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整年都有一个好身体 。清明节的鸡蛋 , 不仅可以吃 , 还可以用来画或者是雕刻。只不过画过的鸡蛋还可以吃 , 雕刻过的鸡蛋就只能用来观赏了 。
清明饭
清明饭顾名思义就是在清明节的时候吃的饭 , 清明饭是由各种可以食用的青草药制作而成的 。这种饭吃了之后 , 对人的身体很有好处 , 因此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
清明节的别称
清明节
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 ,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 , 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 , 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 , 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
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 , 但其节期很长 , 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 , 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 , 已有2000多年历史 。
三月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这里所用“清明”不是名词 , 而是与“洁齐”同为形容词 , “洁齐”谓万物因温湿润泽而生长 , “清明”指气候清净而明媚 。清明节在夏历三月间(日期有参差 , 而在公历则每每在4月4日或5日) , 故又名三月节 。
- 2011年清明节几月几日几时几分
- 关于大熊猫的资料大全
- 2023年清明节放假几天
- 简述合同法关于格式条款的规则
- 2022清明节修坟需要提前吗
- 2022清明节去洛阳能看到牡丹花开吗
- 2022长沙清明节下雨吗
- 2023年清明节是哪一天
- 2022清明节能去长沙吗
- 2022清明节去长沙要做核酸检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