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丑柑”,皮比较粗糙,整个果子的光泽度较低,果径较大,简言之就是长得不怎么好看 。而所谓“不知火”则是说与其他橘子不同,不知火属寒性,吃了不容易上火 。
分不清的丑桔,不知火,清见,春见,耙耙柑小火车3年前第一次吃丑桔那感觉就一个,好吃 。后来这两年也买过几次丑桔,但都不尽人意,于是我怀疑我买的是假货!
直到今天捣鼓水果,我才搞懂问题出在哪里,请往下看!
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丑桔(不知火)、春见(耙耙柑)和清见,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
这三种水果都属于杂柑,即柑橘杂交出来的品种 。
不知火(丑柑)
不知火,通常称为丑柑、凸顶柑等,即丑柑=不知火,顾名思义,是一种外表不咋好看的柑橘 。
不知火原产于日本,在1972年的时候由清见和另一种柑橘杂交育成,后被引进至中国,四川有最大的种植区,其中尤以丹棱和蒲江的不知火出名 。
不知火属寒性,不像其他的橘子,吃多了容易上火,但是这是不是它名字的由来呢?
小火车考证了一番,不知火(日语:不知火/しらぬい〔しらぬひ〕)是日本九州地区传说中的一种怪火,也是古代日本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妖怪 。在旧历七月末日风弱的时候或新月之夜等时间,在八代海和有明海一带出现 。在日本文化中,有相当多事物被冠以“不知火”的名称 。
所以,我觉得“不知火”桔的由来更多的是从日本文化中来的 。
长相:
丑柑的皮比较粗糙,而且整个果子的光泽度比较低,果形有点像葫芦,又有点像带了一顶帽子 。丑柑的果径较大,成人的一个手最多能拿到2个 。
嗯,整个果子看起来真的是名副其实的——丑柑 。
味道:
丑柑的味道是公认的好,味道甜中微酸!果肉细腻柔软,汁水丰富,果肉的囊壁极薄,所以在吃丑柑的时候,会有一种一口咬下去就是一汪汁水的感觉 。
丑柑的果皮非常好剥,所以对于一些不喜欢剥皮的朋友来说,已经好感分满满的了 。
成熟时间:每年的2-3月成熟
春见(耙耙柑)
春见,常被叫做“耙耙柑”,春见=耙耙柑,它的产生要比不知火晚,产于1979年的日本,也是有清见和一种椪柑杂交育成的 。
外观:
春见的果形比丑柑要圆润,也要小一些,一些会有一点点丑柑的那种凸顶,就像戴了一顶不高的帽子,一些的顶部则比较平滑 。春见的果皮比丑柑要光滑,而且光泽度也要高一些,颜色比丑柑偏橙 。
味道:
春见的果粒比丑柑脆,囊壁也比较薄,所以咬下去,果肉脆嫩,同时会迸出甜的果汁 。春见没有果核,可以实现吃橘子不吐橘子核 。
成熟时间:每年的1月中旬
清见
清见是在1949年的时候,在日本由一种甜橙和蜜柑杂交育成的,产生的时间比丑柑和春见都早,仔细算来,丑柑和春见都是清见的孩子 。
外观:
清见整个果形呈扁球形,没有小帽,果皮黄橙色,颜色与春见相似,比丑柑偏橙,果皮较光滑 。果子有大有小,整齐度较差,
味道:
清见的甜度没有丑柑高,果肉柔软,囊壁薄多汁 。
果皮相较于前两种来说,要稍难剥皮一些 。
成熟时间:每年的3月中下旬成熟 。
总结
相同点:
1.它们都是柑橘的杂交
不同点:
1.上市时间不一样;春见是12月~1月都有,丑柑上市时间比春见晚一点,清见最晚,在三月中下旬;
春见>丑柑>清见
2.外貌;
丑柑(不知火):脑壳大一点,像戴个小帽子;果皮稍厚,表皮粗糙,整个柑儿都比较硬;
春见(耙耙柑):样子是高扁圆形,大小较均匀,果皮光滑,有光泽,而且比较容易剥开;
清见:样子和春见很像,但是果皮有点粗糙;
3.口感
丑柑:是那种,脆脆的甜甜的
春见:肉质脆嫩、多汁、真的很化渣,甜;
清见:果肉非常结实,口感略带果酸 。算是酸甜口感;
【不知火和耙耙柑的区别是什么】 春见>丑柑>清见
- 海虾和淡水虾的区别是什么
- 文和友是什么
- 全角和半角的区别
- 瑞风长轴和短轴有什么区别
- 电子体温计有水银吗 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哪个准
- 萤火虫是害虫还是益虫
- 和鱿鱼很像的鱼是什么鱼
- 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 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 欧阳奋强和谢娜有什么过节??
- 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