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砂,塑胶砂,塑料砂,树脂砂有什么区别?( 七 )


四、混凝土拌合及养护用水
凡能饮用的自来水及清洁的天然水都能用来养护和拌制混凝土 。污水、酸性水、含硫酸盐超过1%的水均不得使用 。海水一般不用来拌制混凝土 。
第三节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
混凝土的主要性质是和易性 。
一、和易性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性能 。主要表现为:是否易于搅拌和卸
出;运输过程中是否分层、泌水;浇灌时是否离析;振捣时是否易于填满模型 。可见,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能,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
1、流动性
指混凝土能够均匀密实的填满模型的性能 。混凝土拌合物必须有好的流动性 。
2、粘聚性
为什么要有好的粘聚性呢?粘聚性差的拌合物中的石子容易与砂浆分离,并出现分层现
象,振实后的混凝土表面还会出现蜂窝、空洞等缺陷 。
3、保水性
保水性差,泌水倾向加大,振捣后拌合物中的水分泌出、上浮,使水分流经的地方形成毛
细孔隙,成为渗水通道;上浮到表面的水分,形成疏松层,如上面继续浇灌混凝土,则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薄弱的夹层;上浮过程中积聚在石字和钢筋下面的水分,形成水隙,影响水泥浆与石字和钢筋的黏结 。
二、和易性的测定
通常是测定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一般靠目测 。
坍落度法:
测定时,将混凝土拌合物按规定方法装入坍落筒内,然后将筒垂直提起,由于自重会产生
坍落现象,坍落的高度称为坍落度 。坍落度越大,说明流动性越好 。
粘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拌合物一测轻敲,如果轻敲后拌合物保持整体,渐渐下沉,表明粘聚性好;如果拌合物突然倒塌,部分离析,表明粘聚性差 。
保水性的检查方法,是当坍落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稀浆从底部析出而拌合物因失浆骨料外露,说明保水性差;如无浆或有少量的稀浆析出,拌合物含浆饱满,则保水性好 。
三、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1用水量
用水量是决定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分布在水泥浆中的水量,决定了拌合物的
流动性 。拌合物中,水泥浆应填充骨料颗粒间的空隙,并在骨料颗粒表面形成润滑层以降低摩擦,由此可见,为了获得要求的流动性,必须有足够的水泥浆 。
实验表明,当混凝土所用粗、细骨料一定时,即使水泥用量有所变动,为获得要求的流动性,所用水量基本是一定的 。流动性与用水量的这一关系称为恒定用水量法则 。这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带来很大方便 。
注意:增加用水量虽然可以提高流动性,但用水量过大,又使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变差,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必须在保持水灰比即水与水泥的质量比不变的条件下,在增加用水量的同时,增加水泥的用量 。
2水灰比
水灰比决定着水泥浆的稀稠 。为获得密实的混凝土,所用的水灰比不宜过小;为保证拌合物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所用的水灰比又不能过大 。水灰比一般在0.5-0.8 。在此范围内,当混凝土中用水量一定时,水灰比的变化对流动性影响不大 。
3砂率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用量占砂、石总量的质量百分率 。当砂率过大时,由于骨料的空隙率与总表面积增大,在水泥浆用量一定的条件下,包覆骨料的水泥浆层减薄,流动性变差;若砂率过小,砂的体积不足以填满石子的空隙,要用部分水泥浆填充,使起润滑作用的水泥浆层减薄,混凝土变的粗涩,和易性变差,出现离析、溃散现象 。而在合理砂率下,在水泥浆量一定的情况下,使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的和易性 。或者说,当采用合理砂率时,在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的和易性条件下,使水泥用量最少 。可见合理砂率,就是保持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粘聚性和保水性的最小砂率 。
4其他影响因素
影响和易性的其他因素有: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
四、坍落度的选择
坍落度的选择原则是: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坍落度 。
第四节普通混凝土结构和性质
一、混凝土强度
(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包括抗压、抗拉、抗弯和抗剪,其中以抗压强度为最高,所以混凝土主要用来
抗压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一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
按照国家规定,以边长为150㎜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为20度左右,相对湿度大于90%)养护28天,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称为立方抗压强度fcu.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 。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