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一连长指着纪录片里与主席握手的劳模,大哭道:那是我妻子( 二 )


1952年,一连长指着纪录片里与主席握手的劳模,大哭道:那是我妻子
文章图片
而就在1950年夏天 , 淮河流域爆发了特大洪水 。 一时间沿淮河附近的27个县城沦为泽国 , 受灾人口千万之多 。 同时 , 在朝鲜半岛上朝鲜战争爆发 , 美国悍然干涉 。
对于这样的“内忧外患” , 毛主席并没有丝毫的退缩 。 在内 , 毛主席决定修治淮河;对外 , 则力排众议决定抗美援朝 。
事后 , 这两件事也证明了毛主席的高瞻远瞩 。 而此时身在安徽颍上 , 淮河沿岸的李秀英 , 也由此一跃成为了全国劳动模范 。
1952年,一连长指着纪录片里与主席握手的劳模,大哭道:那是我妻子
文章图片
在听闻毛主席的号召后 , 蚌埠地区成立了治淮委员会 , 而在接到指示后 , 李秀英主动动员了20多名妇女成立了小分队 , 在治理淮河的润河闸上她们打桩、推车、抬土 , 丝毫不输男子 。
李秀英甚至还曾在一天里挑断四条扁担的事迹 。
因为如此优异的表现 , 李秀英也成为了全国劳动模范 , 事迹还被选入了《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的纪录片中 。
至于丈夫冯学永 , 则跟随部队前往了朝鲜 , 成为了抗美援朝志愿军的一员 。 在战斗中 , 冯学永作战勇敢 , 不断立下功劳 , 他也从一位战士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基层军官 , 连长 。 而后来 , 冯学永所在部队又被调往泉州驻防 , 这里一样是前线 。
1952年,一连长指着纪录片里与主席握手的劳模,大哭道:那是我妻子
文章图片
没有时间回到老家 , 甚至连妻子女儿的下落都不知道 , 也成了冯学永的心病 。 1952年 , 《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播映 , 却让他心底压抑的情绪终于得以释放 。
“这屏幕中的女子就是我失散6年的妻子 。 ”
战友们震惊了 , 而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 , 部队也立刻派人核实 。 此时的李秀英也已经调任安徽省水利厅工作 。
面对失散6年的妻子 , 冯学永却没有了勇气 。 这有他的愧疚 , 有他的自卑 , 六年里妻子独自照顾孩子 , 六年里妻子受苦受累 , 如今已经在水利厅上班 , 她是否已经心有所属?这一切都在折磨着冯学永 , 最终在几经思考后 , 爱情终究战胜了怯懦 。
1956年 , 冯学永给李秀英写下一封信 。 信中有着思念 , 有着希冀 , 十年分别 , 人生又有几个十年哪?
就这样 , 李秀英收到这份饱含感情的信后 , 迅速地收拾行囊南下 , 在车站二人紧紧相拥 。 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 此后李秀英放弃了水利厅的工作 , 成为了随军亲属 。 就这样 , 夫妻二人终于实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诺言 。
1952年,一连长指着纪录片里与主席握手的劳模,大哭道:那是我妻子
文章图片
小结什么是好的爱情?我想李秀英、冯学永夫妻的爱情就是最好的爱情 。 或许时代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 , 但在面对生活上他们却都未放弃 , 积极向上 。
就这样保家卫国、治理淮河这样原本似乎毫不相干的事例 , 却又机缘巧合的再一次成就了他们的爱情 。
1952年,一连长指着纪录片里与主席握手的劳模,大哭道:那是我妻子】这样的爱情 , 这样的家国情怀 , 永远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