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后汉兴于军士劝进也亡于军士劝进,短短三年便灭亡( 二 )


事情照着刘知远的预见发生了 , 契丹终于打进开封,灭了后晋政权 。 在契丹兵大举南侵的过程中 , 刘知远没有做出任何军事姿态援助坐以待毙的朝廷 。
耶律德光曾答应赵延寿做皇帝 , 也答应过杜重威做皇帝 , 可占领开封后 , 却把二人扔在一边 , 于开运四年(947年)二月 , 在开封为自己举行了加冕仪式 , 建立大辽 , 改元大同 。
迫于眼下的局势 , 刘知远派出使者王峻去开封 , 向耶律德光献贺表 。 耶律德光见后晋残余势力中最具实力的刘知远来贺 , 高兴得不可名状,称之为“儿” , 格外加恩赐了他一个象征最高荣誉的木拐 。 “虏法贵之如中国几杖 , 非优大臣不可得 。 ”
王峻带着木拐回太原 , 途中的契丹人见了 , 纷纷让道 。 向耶律德光献贺表其实只是刘知远的权宜之计 , 以争取时间 , 观望形势的发展 。 观望了一段时间 , 刘知远看到:契丹不可能在中原长久地呆下去 , 他们的掠夺政策和残暴行径 , 激起了中原民众和各路军队的反抗 , 他们早晚会撤出中原 。
于此之际,他的部下多要求他登上皇位 , 以此号令四方 , 招集各路诸侯 。 刘知远没有急于登位 , 他刻意为自己粉饰道德形象 , 扬言要出兵救晋出帝 , 把他接来太原 , 奉为君主 。
在他的集团骨干的挑动下 , 军士们云集广场,对主帅说:“今契丹陷京城 , 执天子 , 天下无主 。 主天下者 , 非我王而谁?宜先正位号 , 然后出师 。 ”说罢 , 齐呼万岁 。 内心激动的刘知远表面装着镇静 , 让人禁止士兵们这样做 。 士兵劝进无效 , 将军又紧跟着劝 , 一劝再劝 , 郭威等人对刘知远说:“王不乘此际取之 , 谦让不居 , 恐人心且移 , 移则反受其咎矣 。 ”
话说得有理 , 刘知远同意了他们的看法 。 开运四年(947年) , 刘知远走上了皇位 。
凭着政权的支撑 , 契丹军队任着性子地抢 , 任着性子地杀 , 任着性子地胡来 , 把中原民众逼进了地狱 , 逼得难以生存下去 , 逼得他们举起刀枪 , 打起了一场场自卫反击战 , 打得契丹政权天无宁日 。
【历史故事】后汉兴于军士劝进也亡于军士劝进,短短三年便灭亡
文章图片
耶律德光
做了中原皇帝的耶律德光统治得很吃力 , 在勉力维持了一段日子后 , 以避暑为名 , 留下一个看守政府 , 带着文武百官及后晋归降人员向老家撤去 , 走到半路 , 他因病而亡 。
为收拢后晋官民之心 , 刘知远表示继承的是晋高祖的事业 , 宣布将开运四年改为天福十二年 。 他一上台 , 就明令宣示以契丹为敌 。 他下令:各地为契丹搜刮钱财之事 , 立即停止;晋臣被迫为使者的 , 不予追问;各地的契丹人 , 全部处死 。
刘知远的登位 , 对中原反契丹的浪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耶律德光刚走 , 刘知远就开始向中原进军了 , 他指挥大军 , 攻伐依附契丹的势力 , 扫荡割据的诸侯 , 进展顺利 。 看守政府的首领萧翰 , 面对契丹在中原大势已去的局面 , 毫无守志 , 无心恋战 , 他找来唐明宗的儿子李从益 , 立为傀儡皇帝 , 以对抗刘知远政权 , 自己返归北方 。
李从益名为中原之主 , 其实 , 中原根本无主 。 刘知远进抵洛阳 , 派人前往开封秘密处死了李从益 。 随后 , 他带着军队夺取了中原 , 开进了开封 , 宣布以开封为东京 , 改国号为汉(为有别于以前以汉为名的政权 , 史称后汉) 。
为稳定新政权 , 他下令:所有契丹任命的官员 , 不论大小 , 一律安于原位 , 不得变更 。
后汉的灭亡
刘知远仅做了一年的皇帝 , 就撒手而去 。 可在这短短一年的统治中 , 他以严刑治国 , 任用大批酷吏 , 草菅人命 , 成为五代中最严酷的君主 。 他在临终前 , 将儿子刘承祐托付给了苏逢吉、史弘肇、杨邠、郭威四个顾命大臣 。
刘知远长于权变 , 善于应对时事 , 然不太随波逐流 , 还知道点民族自尊 。 他虽是石敬瑭与契丹定盟的积极赞成者,却反对石敬瑭割地称儿 。 他虽在耶律德光入主开封时献上贺表 , 却是虚与委蛇 , 以观形势的变化 。
【历史故事】后汉兴于军士劝进也亡于军士劝进,短短三年便灭亡】他建立的后汉政权 ,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原民众反抗契丹的倾向 。 不过 , 他鼓励大臣用严而无当的刑法治国 , 使他的政权成了五代时最为残酷的政权 。
刘承祐登台 , 是为汉隐帝 。
刘承祐启用外戚亲信李业、聂文进、后匡赞、郭允明为新贵 , 以对付元老重臣的掣肘 。 新贵与元老斗 , 四个元老加上一个财政大臣王章内部也起了内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