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江苏统筹调配医疗资源,确保防疫“不松劲”服务“不断档”

慢性病患者取药量能否延长?危急重症救治有保障吗?孕产妇还能正常就医吗?……疫情之下,部分地区正常医疗服务受到一定程度影响。面对这些群众关心的问题,江苏省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从加强医疗资源统筹调配、做好医疗秩序的组织安排、保障不同患者的医疗需求等着手,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的医疗服务管理,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就医|江苏统筹调配医疗资源,确保防疫“不松劲”服务“不断档”
文章插图

“长处方”让居家更安心
就医|江苏统筹调配医疗资源,确保防疫“不松劲”服务“不断档”】“早上刚量了血压,134/76mmhg。这次的药够吃几个月,没啥问题就不用跑医院了!”8月6日上午,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6岁的汪先生拿着刚开的降压药满意地说。
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潘卫介绍,汪先生患有高血压多年,最近控制良好,这次为他开了近3个月的药量。汪先生临走前,潘卫嘱咐他要按时服药,“您有我的微信,在家注意监测血压,有事联系。”
这段时间高温加疫情,许多慢性病患者居家减少外出,正常取药受到影响。省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组紧急发文,提出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稳定并需要长期服用固定药物的慢性病患者,根据病情需求取药量可放宽到3个月,有条件的医院还可提供配送药物上门服务。
在有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针对一些身体不便老年患者的便民医疗服务也在继续。“这段时间,很多医护人员被抽调到核酸检测采样点、参与疫情防控等。但对确有特殊需要的患者,我们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提供上门服务。”南京市栖霞区西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高慧华说。
西岗街道闻兰社区90多岁的孙奶奶,因为下肢股骨颈骨折长期卧床。疫情前,西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每月上门为老人提供护理服务。这两天,又到了更换导尿管的时间,老人女儿打来电话,期盼医护人员能再次上门。在查验老人女儿提供的苏康码、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等后,护士张旋做好防护如约来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更换了导尿管,还指导老人子女:“平常多观察尿液情况,有异常及时联系!”让孙奶奶和家人连连感谢。
据了解,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南京中大医院等还提供了网上慢病患者复诊后,开药、寄药到家等服务。互联网门诊充分适应当前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慢性病患者、复诊患者的来院次数,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
就医|江苏统筹调配医疗资源,确保防疫“不松劲”服务“不断档”
文章插图

打通封控区“生命通道”
77岁的谷爷爷身患胃癌,因为腹部不适在禄口社区医院就诊。7月26日,他的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建议他“尽早手术”,否则病情随时可能进一步恶化。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派驻禄口社区医院支援的贾凌主任的协调下,谷爷爷按照防疫管理制度转入逸夫医院,该院喻春钊教授为他进行胃癌根治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禄口街道是封控区,为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江宁区指定禄口社区医院作为集中救治点,选派逸夫医院援鄂专家组、江宁医院、鼓楼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等41名专家紧急驰援,同时,紧急腾空逸夫医院作为后方定点收治医院,全力打通封控区生命通道。
8月4日深夜,南京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重症医学科也收治了一位来自隔离管控区的82岁的老人。老人的楼下邻居是疑似新冠阳性患者,居家隔离的他突然出现腹泻,伴有高热、气喘,家属非常焦急第一时间将老人送到了南京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作为隔离管控区的定点收治医院,病人都有潜在新冠感染的风险,医生和护士在诊疗时需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带上口罩和面屏,医护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及时为患者进行了液体复苏,抗感染,纠正酸中毒,有效的避免了患者经历更多的有创治疗。
据了解,针对疫情期间不同患者的医疗需求,省卫健委要求各医疗机构进行分类救治,对危重病人积极组织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推诿或拒绝接收;保持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正常开放,确保急诊急救工作安全开展;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肿瘤患者和其他需要维持定期治疗的重症患者以及孕产妇,原则上医疗机构应当提供不间断的医疗服务。
就医|江苏统筹调配医疗资源,确保防疫“不松劲”服务“不断档”
文章插图

“放心,我们24小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