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家上市黄酒企业的惨淡业绩 , 只是黄酒行业的一个缩影 , 它们的股价表现也较为低迷 。 其他黄酒品牌还有塔牌、同康、石库门、沙洲优黄、宁波阿拉等 , 但营收规模更小 , 集中在1至5亿元区间 。
尽管国内消费市场逐步开始回归常态化消费 , 但黄酒行业仍然表现低迷 , 整体消费还处于修复阶段 。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2020年全国规上黄酒生产企业102家 , 实现销售收入134.68亿元 , 同比下降20.18%;利润17.04亿元 , 同比下降7.86% 。
对比一下白酒第二梯队龙头企业泸州老窖(000568.SZ) , 2020年实现营收约166.53亿元 , 净利润超60亿元 。 可见102家规上黄酒企业的销售数据、利润总量 , 还赶不上一家二梯队优秀白酒企业 , 更不要说去对比贵州茅台(600519.SH)、五粮液(000858.SZ)这样的行业巨无霸 。
从?黄?酒?跨界?酱酒? , 能?走?多远?
古越龙山拥有目前国内最大的黄酒生产基地 , 旗下产品包括古越龙山、女儿红、状元红、沈永和、鉴湖等品牌 , 其中“古越龙山”是中国黄酒行业标志性品牌 。
据红星资本局了解 , 古越龙山此番涉足酱酒 , 还与知名营销策划专家、北京正一堂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杨光有关 , 他本人也是女儿红酱酒的专家顾问 。
古越龙山涉足酱酒 , 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 在一些投资交流平台 , 有股民多次去“碰瓷”上市公司 , 比如投资者反复去问董秘 , 要求公司在业绩定期报告中新增酱香型白酒营业收入、营业利润、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类列示进行信息披露等 。
不过古越龙山作为上市公司 , 一直不敢越雷池一步 , 只是象征性官方回复称:“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指引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 ”文章插图
古越龙山涉足酱酒多次被股民关注
古越龙山从黄酒跨界做酱酒 , 是为低迷的主业开辟第二增长曲线?还是一时追风口的逐利之举?
在采访中 , 一位参加女儿红酱酒招商大会的经销商向红星资本局表示 , “女儿红”在历史上是以黄酒闻名 , 现在来做酱酒感觉有点难以接受 。 现在酱酒行业竞争激烈 , 头部企业已经占据绝对优势 , 后来者能否杀出重围 , 能走多远还说不清楚 。 但他又说:“女儿红本身具有较大的品牌优势 , 总比茅台镇很多杂牌酒企强吧?”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 黄酒企业以往的定价太低 , 利润太低 , 是造成全国化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当前正处在酱香酒的爆发期 , 不单只是黄酒企业在加码酱香酒 , 连一些浓香、清香酒也在加码酱香酒 , 说明整个酱酒是进入了一个“大跃进”时代 。 但是“大跃进”对于酱香酒的整体运营 , 对于行业健康良性有序发展来说 , 并不是一件好事 , 因为酱酒太火的话 , 乱象也会更多 。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告诉红星资本局 , 古越龙山是黄酒品类的领导品牌 , 但黄酒本身是一个区域性小品类产品 , 近两年发展得并不好 。 而酱酒这两年是比较显性的热门酒类品类板块 , 企业从行业趋势的角度涉足酱酒 , 本身没有问题 , 但这容易导致“女儿红”这个黄酒品类失焦 , 可能对于企业长期的品牌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 “品牌向市场低头”这没有对错 , 也是企业的一种经营路径选择 , 但黄酒品牌跨品类去做酱酒 , 也是非常难做的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李伟铭
编辑 陈应鹏
(下载红星新闻 , 报料有奖!)文章插图
- 黄酒|建议:若是不差钱,少吃花生瓜子,多吃它,全家男女老少都能吃
- 黄酒|冠心病高发 山楂炖牛肉补气血疏瘀阻
- 黄酒|今日小寒!要格外注意防寒养生
- 中药|寒冬更适宜用黄酒内调
- 特一药业|特一药业拟参投小苹果儿科,涉足医疗服务领域及儿科市场
- 东方树叶|元气森林涉足植物茶饮,“纤茶”品牌面市
- 特医食品|多家药企已入局,华森制药涉足特医食品有多大“生机”?
- 屈原|屈原不姓屈,雄黄酒能不能喝?那些端午节你不知道的事
- 黄酒|人到中年要养生,推荐3种美食,延缓衰老,养护血管,有益健康
- 黄酒|醇香醉倒过路客 桂峰黄酒酿“新”意